宁德时代这事儿,今天算是落了个初步的定价,376.12元一股,转让4563万多股,总价算下来得有170多亿。黄世霖这次出手,虽说不是直接砸二级市场,但动静一点不小。你看看盘面,早盘直接低开近4%,盘中一度跌超5%,市值眨眼就没了上千亿。这反应,说明市场心里还是有点打鼓。
有意思的是,这次走的是询价转让,不走集中竞价,也不走大宗,专供机构投资者。55家机构递了报价单,认购量干到1.46亿股,是转让量的3.2倍,最后16家分了这杯羹。说白了,这是场内资金的一次重新分配,把股份从一个长期持有者手里,换到了一帮专业机构兜里。而且受让后半年不能卖,等于锁住了抛压。从机制设计上讲,这比直接减持对市场的冲击小多了。
可为啥股价还是扛不住?我觉得,情绪占了大头。黄世霖是谁?宁德时代的“二当家”,跟曾毓群一起打天下的老伙计,高中同学加事业搭档,从新科磁电厂一路走到宁德时代全球称王。2022年他退居幕后,大家就觉得信号不对,现在又清仓式减持近一成持股,哪怕还留着10%以上,也难免让人琢磨:是不是对未来的预期变了?
不过换个角度看,这次转让折价约3.8%,价格定得不算低。说明机构并不嫌弃,反而抢着接。能掏出上百亿真金白银的,都不是傻钱,他们敢进,说明对公司基本面没那么悲观。毕竟宁德时代的基本盘还在:动力电池全球装车两千万辆,储能项目两千多个,客户名单拉出来,从特斯拉、宝马到国家电投,全是顶流。最近还在COP30上发零碳成果,跟海博思创签十年协议,钠电池产业链也锁了长单,动作一个接一个。
所以你说这是利空出尽,还是暗藏变局?我觉着,创始人退出舞台中心,是企业从“人治”走向“体制”的必经之路。黄世霖的离开,可能恰恰意味着宁德时代不再依赖个人光环,而是靠体系、研发和全球化布局往前走。专利快五万项,研发人员两万多人,这种底子不是谁都能啃下来的。
短期波动免不了,尤其这种百亿级别的股权变动,资本市场上演的就是心跳游戏。但长期看,公司能不能稳住,还得看技术迭代和海外扩张的节奏。眼下这一棒,已经不在创始团队手里攥着了,接下来怎么跑,得看整个组织的成色了。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