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挺有意思。前脚A股的固态电池概念炒得热火朝天,后脚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大会上却把重心拉回了液态电池,尤其是磷酸铁锂这条老路线上。曾毓群今年发言没吟诗,也没讲浪漫愿景,反而语气严肃,直指碳酸锂价格“炒作”和“暴涨”,PPT上还特意加白标出586%的涨幅。这哪是技术大会,分明是一场行业控诉现场。
更耐人寻味的是他讲的内容。去年还在谈固态电池实验室进展,说全行业成熟度也就到4(满分9),今年干脆主推第五代磷酸铁锂电池量产,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都有突破。其他巨头也跟着表态,蜂巢能源杨红新直接劝大家别等全固态了,深蓝汽车邓承浩更是点名批评网络上动不动就把一点小突破吹成革命,搞得研发人员压力山大。欧阳明高院士风里来雨里去地忙活,图啥?就图能安安心心搞研究。
其实道理不复杂。再前沿的技术,没商业化能力都是空中楼阁。吴志新说得直白,固态电池商业化时间表像算卦,乐观估计也得等到2032年后。杨红新稍微积极点,说2027年示范装车,但大规模应用怎么也得过2030年。而且初期整车价格贵得“难以想象”。相比之下,磷酸铁锂这条路,产业成熟、成本低、安全性高,加上储能市场爆发,简直是第二春。
你看宁德时代的动作就知道了。增资江西升华,控股搞年产35万吨高压实磷酸铁锂项目,还签了长期采购协议,2025到2029年每年至少消化八成产能。这可不是临时起意,三年前就跟协鑫集团布局“光伏+储能”一体化了。现在全国新型储能装机已经超过抽水蓄能,累计近80GWh,全球近一半都在中国,磷酸铁锂在动力+储能市场的占比超80%。王振波说了,储能快进万亿级市场了。
所以你说为啥巨头们突然重提液态电池?不是技术倒退,是商业逻辑使然。企业得先活下去,才有资格谈未来。固态电池可以继续研发布局,但眼下真金白银的订单和增长,还在磷酸铁锂这边。黄世霖最近拟转让1%股份,套现可能投向储能赛道,反倒说明内部人对这个方向的信心没减。资本市场喜欢讲故事,但实业家知道,风口来了也得有根基才能飞起来。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