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摩根大通扔出个挺有意思的建议:买宁德时代A股,卖它家H股。这操作乍一听有点反直觉,毕竟同一个公司,两边股价走势按理说该差不多,可现实是,H股这半年涨得比A股猛多了,足足116%,A股才60%。更离谱的是,现在H股经汇率调整后还比A股贵了25%,这在AH股里头算是少见的倒挂。
我琢磨着,摩根大通这建议不是空穴来风。关键点在于,11月19号开始,宁德时代H股那批基石投资者的禁售期就到期了,这部分股份一解禁,相当于流通盘一下子多出近一半。谁都知道,供给猛增,需求要是跟不上,价格自然承压。更何况,H股现在估值摆在这儿,溢价明显,机构和外资到时候会不会集中兑现,还真不好说。
反观A股这边,最近势头一点不含糊。昨天一天成交额干到229亿,主力净流入26亿多,直接把深成指拉高了快70点。股价也创了新高,站上415块,市值冲破1.9万亿,把中石油、茅台都甩在后面。背后推力也不少——第五代磷酸铁锂电池量产,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又有突破;跟京东、广汽联手推“国民好车”,用的是自家耐高温电池,还不需要水冷系统;再加上成了全国首家锂电池道路运输有条件豁免试点企业,说明产品安全性和体系认证已经拿到官方背书。
这些事儿加一块儿,市场情绪能不热吗?而且你细看,宁德时代的客户名单几乎囊括了全球主流车企和储能巨头,从特斯拉、宝马到国家电投、NextEra,合作深度远不止供货那么简单,很多都是合资、技术授权甚至股权绑定。这种生态级的布局,护城河摆在这儿,短期股价波动真未必动摇根本。
所以摩根大通这回的操作,更像是在做结构性对冲——不是看空公司,而是基于流动性差异和解禁节奏,在同一标的里找价差机会。A股这边资金热情高,机构抱团稳,短期有催化剂;H股则面临供给冲击,溢价难撑。这背后其实也反映出两地市场定价逻辑的不同:一个重增长叙事,一个更看重退出机制和估值锚。
接下来几天,H股那边动静值得盯紧了。如果解禁压力真开始显现,A股说不定还能借势再冲一把。不过话说回来,这种级别的龙头,短期涨多了总有震荡,但只要技术迭代和全球客户扩张不停,底子还是硬的。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