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不只是在造电池,而是在重新定义能源的未来。从陆地上的电动车到海上的电动船,再到空中的eVTOL飞行器,曾毓群在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披露的“下海飞天”成果,标志着这家全球电池龙头正以技术为矛、场景为盾,全面进军“全域增量时代”。
技术突破与场景拓展双轮驱动
我观察到,宁德时代的增长逻辑已从单一的动力电池销售,转向技术突破、场景拓展、模式创新、零碳生态四大维度协同推进。在技术层面,其第五代磷酸铁锂电池已实现量产,在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上再创新高;三元体系电池持续领先,广泛应用于麒麟、骁遥等高端产品;钠离子电池解决低温痛点,全固态电池研发进度全球前列,技术护城河不断加宽。
更值得关注的是应用场景的跨越式延伸。在商用车领域,宁德时代“天行”电池已成为纯电重卡市场首选;在电动船舶方面,近900艘电船搭载其电池,覆盖内河与近海,并参与打造全国首艘纯电海上客船;而在低空经济赛道,两吨级eVTOL已完成多次飞行验证,已取得TC、PC、AC认证,正在冲刺OC运营许可,真正实现了“电池上天”的跨越。
换电模式与生态布局加速落地
模式创新方面,“巧克力换电联盟”已成为宁德时代服务化转型的关键抓手。截至2025年底,将在全国45城建成1000座换电站,远期规划全球3万座。近期与京东、广汽合作推出的“国民好车”埃安UT super,租电版仅4.99万元起,正是基于该换电系统,不仅大幅降低购车门槛,还通过“只换不修”的电池质保模式提升用户信心。
与此同时,宁德时代正积极构建零碳生态,布局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在四川宜宾等地打造“零碳产业园”。其电池回收技术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镍钴锰回收率达99.6%,锂回收率达96.5%,并发起“全球能源循环计划(GECC)”,推动循环经济全球化。
从财报数据看,2025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营收达2830.72亿元,净利润490.34亿元,日均净赚1.78亿元,动力与储能电池合计销量超435GWh,同比增长超31%。尽管全球储能市占率有所下滑,但其在技术迭代、场景扩张和生态构建上的先发优势依然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