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不再只是“动力电池一哥”,它的电池已经下海、上天、跑重卡,真正把绿色交通拓展到了海陆空全域。在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曾毓群用一组亮眼数据揭示了宁德时代正从单一产品供应商,向“全域电动化”生态引领者跃迁的战略蓝图。
从电动汽车到电动社会:应用场景全面突破
我观察到,宁德时代的增长逻辑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从依赖乘用车市场,转向构建“电动社会”的全场景覆盖。在商用车领域,其“天行”电池已成为纯电重卡市场的首选,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创下历史新高,并已针对矿区、工程机械等高强度工况推出专用高强度版本,显示出极强的场景适配能力。
更令人瞩目的是其在非公路领域的成果:搭载宁德时代电池的电动船舶已接近900艘,覆盖内河与近海航区,并参与打造了全国首艘纯电海上客船和首个货船换电项目,标志着电动化正式进入航运核心场景。而在低空经济这一前沿赛道,宁德时代支持的两吨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已在复杂环境下完成多次飞行验证,并成功取得TC(型号合格证)、PC(生产许可证)、AC(单机适航证),正在冲刺OC(运营合格证),这为未来城市空中交通提供了坚实的动力基础。
技术、模式与生态:四大维度构筑第二增长曲线
除了场景拓展,宁德时代还在技术、模式和生态层面同步发力。技术上,其第五代磷酸铁锂电池已实现量产,在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上再获突破;三元体系电池保持全球领先,钠离子电池和全固态电池研发也处于第一梯队。模式上,“巧克力换电联盟”年内将建成1000座换电站,年底覆盖45城,远期规划3万座,推动“车电分离”服务普及。近期与京东、广汽合作推出的“国民好车”埃安UT super,正是基于该换电系统,租电版仅4.99万元起,极大降低了用户门槛。
在零碳生态布局上,公司正积极打造风光储一体化的零碳产业园区,并在电池回收领域达到镍钴锰99.6%、锂96.5%的全球最高回收率,同时发起“全球能源循环计划(GECC)”,将可持续发展转化为长期竞争力。
综合来看,宁德时代已不再局限于电池制造,而是以电池为核心,向技术平台、能源服务和零碳生态多维延伸。这种“全域增量”的战略,不仅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也为整个新能源产业提供了从产品到服务的系统性升级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