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在宜春的枧下窝锂矿,这事儿算是有了新进展。江西省自然资源厅最近把那块矿的评估报告给公示了,核心意思就是,宁德时代可能得补缴1.77个亿。这笔钱不是罚款,而是矿业权出让收益——说白了,以前挖的是陶瓷土,现在按锂矿来算,规矩变了,账就得重算。
这事的背景其实挺有意思。过去宜春这些矿,很多是以陶瓷土名义开发的,毕竟含锂,但税收和管理标准都低得多。可自从新《矿产资源法》落地,锂成了战略性矿种,不能再依附着别的矿种混着算了。枧下窝这块矿,探矿时只评了陶瓷土的价值,压根没把伴生的锂、铷、铯这些稀有金属当回事儿。现在规则一改,必须重新核定主矿种,也得按锂矿的标准来补这笔权益金。
光大期货那边说了,这次评估报告出来,反而是复产合规路上的关键一步。混沌天成也分析了,程序上还得走完公示期和审批流程,预计最快也得12月中下旬才能恢复生产。今年8月采矿证到期后就停了,表面看是证件问题,实则根本原因还是开采矿种跟实际不符。真锂研究院的墨柯也点过,陶瓷土的税负远低于锂矿,这种“擦边球”玩法,在政策收紧的大环境下,迟早要规范。
不光是宁德时代,整个宜春八家涉锂企业都被要求整改。今年7月当地自然资源局就发了通知,点名包括国轩、鼎兴在内的几家公司,9月底前必须提交矿种变更的核实报告。现在看来,大家都交了,正一步步往合规上靠。这背后反映的是行业从粗放走向规范的过程,以前钻空子省下的成本,现在都得一一兑现。
枧下窝矿本身分量不轻,推断瓷石矿资源量近10亿吨,氧化锂资源量265万吨,折合碳酸锂当量约657万吨,是国内少有的超大单体锂云母矿。停产前月均产量七八千吨LCE,占全国需求十分之一。这么大的盘子停着,对供应链肯定有影响,但现在补手续、缴费用,反而为长期稳定生产铺了路。
市场反应也挺冷静,今天股价波动不大,量能平稳。一边是董事长曾毓群在宜宾大会上讲第五代磷酸铁锂量产、出口116GWh、研发投入超150亿,另一边是子公司在江西补缴款项,看起来一进一出,其实都是同一条逻辑线:宁德时代在全球扩张、技术领先的同时,也在国内资源端经历一轮制度性重塑。这1.77亿,与其说是成本,不如说是新时代拿牌入场的门槛费。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