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宜宾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一开口就给了个硬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整个行业锂电池出货199吉瓦时,他们一家就干了116吉瓦时,占了58.3%。这数字摆在这儿,已经不是简单领先,是真正在定义行业天花板。有意思的是,他没怎么提最近炒得火热的固态电池,反而把重点放在了和京东、广汽联手推的那款埃安UT Super换电版新车上。
这款新车电池租用版起售价4.99万元,整车买断也才8.99万元,直接把换电模式拉进了10万元以内的价格带。这事儿有点东西——通常我们觉得换电是高端玩法,成本高、门槛高,但现在宁德时代带着“巧克力换电块”往下沉市场打,还敢说是高安全电池,说明他们的标准化、模块化已经到了能大规模复制的阶段。到2025年,这套系统要在45座城市铺出1000座换电站,这个节奏不像是试水,更像是全面进攻。
其实前两天刚签了个十年战略合作,宁德时代和广汽集团绑定越来越深。这次联合京东搞“国民好车”,表面看是三方合作,背后其实是供应链、渠道和制造能力的深度耦合。京东有物流和用户数据,广汽有整车资质和生产体系,宁德时代提供电池技术和换电标准,各取所长。这种生态打法,比单纯卖电池高了好几个段位。
再往大了看,万钢也在会上说了,全固态电池目前还在研发和中试阶段,离真正产业化还有距离。现在市面上跑的,更多是固液混合路线,要突破成本、寿命和环境适应性这些坎儿。所以宁德时代这时候不追热点,反而扎扎实实推换电,可能是更务实的选择。毕竟对消费者来说,补能效率、安全性和使用成本才是最实在的。
另外,产业链的消息也不少。宁德时代旗下溥泉资本接连投资了兰溪致德、致德新能源这些材料端企业,显然是在强化上游布局。虽然有个别消息说枧下窝矿可能涉及补缴款项,但这类事情具体细节还不好说,内情不得而知。但从整体动作来看,他们在技术、产能、回收、材料这条链上,步步都踩得很稳。
股价今天小幅震荡,成交额过了54亿,资金关注度一点没降。你说它涨得猛吧,确实不算,但架不住人家底子厚、节奏稳。现在整个动力电池产业都在往零碳生态走,宁德时代自己也说这是第二增长曲线。从电池制造到换电网络,再到材料循环和碳足迹管理,这盘棋已经不止是“卖电池”那么简单了。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