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秒换电,10万级普及”——广汽埃安UT super来了;
“换电是高端游戏,下沉市场真能跑通?”——质疑声同步响起。
10万级小车首迎换电时代,三方联手改写入门电动车格局
10月28日,广汽埃安宣布与京东、宁德时代联合推出埃安UT super车型,首次将换电功能下放至10万级小型电动车市场。该车型将在京东11.11活动期间以10-12万元价格独家发售,实现“汽车 + 电池 + 零售”跨界模式落地。同时,广汽埃安首款增程式新车i60即将开启预售,搭载广汽最新星源增程技术,进一步拓展产品线。此次合作依托宁德时代的“巧克力换电”方案,实现99秒极速换电,较蔚来当前最快3分20秒的换电速度提升68%。官方数据显示,埃安UT super在CLTC工况下续航达500公里,相比现款UT的420公里提升19%。
京东的参与不仅提供线上销售渠道,更可能整合其物流与服务体系,形成从销售到服务的闭环。广汽集团负责整车研发与制造,确保产品品质;宁德时代则输出换电平台与电池技术支持。三方构成“互联网平台 + 传统车企 + 动力电池龙头”的新型合作范式,试图打破成本与效率瓶颈。
目标市场聚焦于三四线城市及公共充电设施薄弱区域。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显示,2023年私人充电桩安装率仅为62%,三四线城市公共充电设施缺口高达43%。换电模式可有效缓解补能焦虑,提升使用便利性。此前,埃安UT在9月销量达5337台,位列小型电动车销量第八,已初步验证下沉市场需求。
换电下沉带来多重产业影响
电力需求上升利好发电企业。 换电模式规模化后将显著增加电网负荷,尤其在高峰时段集中换电场景下,对电力供应提出更高要求。可再生能源发电及相关电网配套企业有望受益。
电池回收行业迎来增量空间。 随着换电站部署加快,电池周转频率提高,退役电池数量将随之增长,专业回收处理需求上升,推动电池回收产业链业务扩张。
换电设备制造商获得订单机会。 换电站建设需大量自动化换电机器人、电池仓、温控系统等核心设备,相关供应商有望承接新增订单,提升营收规模。
车企竞争力分化加剧。 积极布局换电生态、车型适配换电标准的企业,在补能效率和服务体验上具备优势,或在竞争中抢占先机。反之,未参与换电体系的传统电动品牌可能面临用户流失压力。
长期成败仍待验证
尽管埃安UT super在技术参数和商业模式上实现多项突破,但换电模式在低价车型上的经济性与可持续性尚需观察。目前尚未披露具体预售价、电池租用费用、换电站覆盖密度等关键信息,实际用户体验仍有不确定性。此外,增程式车型i60能否在比亚迪DM-i等成熟技术面前打开市场,也取决于最终定价与油耗表现。
资本市场反应有待后续跟踪。短期内,事件催化可能提升广汽集团、宁德时代及京东在新能源赛道的关注度;长期走势则取决于换电网络铺设进度、用户接受度及运营成本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