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界品牌确认部分车型将在10月至11月期间换用宁德时代82度电池,以应对中创新航电芯产能不足的问题,确保交付效率。这批采用宁德时代电芯的车型在交付前会明确告知车主电池品牌,获得确认后才会交付。待这批集中交付完成后,智界其他车型将继续使用中创新航的三元电池。两种电池均符合华为巨鲸800V高压电池平台标准,在性能、寿命和保修政策上保持一致。
这一调整的直接动因是供应链的短期波动。中创新航的产能瓶颈迫使智界寻求替代方案,而宁德时代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具备快速响应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宁德时代电芯的采购成本更高,但智界表示不会因此调整车辆售价,这显示出品牌方对维持市场竞争力的考量。
从技术层面看,此次涉及的82度三元锂电池规格与鸿蒙智行官网上显示的智界新S7 Max版本、智界R7纯电Max版配置相符。华为巨鲸电池平台由华为资深电池专家团队全链条深度赋能,涵盖设计、验证、生产、云端BMS等环节,这为不同供应商的电池产品提供了统一的技术基准。
市场数据显示,智界新款上市44天大定达3.8万辆,这一强劲的市场表现对供应链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窗口期内(2025年最高减免3万元,2026年降至1.5万元),确保交付不仅关乎企业短期业绩,更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和体验。
宁德时代此次介入智界供应链,虽然被明确为短期行为,但反映出其在产能和技术上的储备优势。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宁德时代在全球设立六大研发中心、十三大电池生产制造基地,这种规模效应使其在应对突发性需求时具备更强的灵活性。
从行业格局观察,动力电池市场的竞争态势正在发生变化。头部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逐渐缩小,但产能规模和供应链韧性成为新的竞争维度。此次事件也表明,整车企业在核心零部件采购上正采取更加灵活的多元策略,以降低供应链风险。
在智界品牌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奇瑞汽车与华为终端8月签署的智界品牌战略2.0合作协议提出,未来将投入超100亿元研发资金,并成立独立运作的智界新能源公司。2026年品牌年销目标锁定30万辆,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对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供应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品牌发展。此次临时调整虽然解决了眼前的交付压力,但也凸显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快速扩张过程中面临的供应链挑战。随着行业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建立更加稳健、灵活的供应链体系将成为各参与方的共同课题。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