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从145点震荡走低。9月22日,这一指数盘中最低报116.62点,创下逾6年新低。今年以来,该指数累计回落逾17%。
近期AH股溢价收敛,主要得益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南向资金加速流入,海外长线资金近几个月也持续涌入港股,助推了港股市场上涨,并推动AH股溢价收窄;二是今年的“A+H”上市潮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港股上市公司结构,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龙头企业H股较A股溢价幅度较大,驱动这一指数回落。
内外资加仓港股推动AH股溢价收窄
AH股溢价水平由A股与港股基本面、市场结构和流动性等方面共同驱动。年初至今,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持续下行。从流动性水平看,南向资金大幅加仓港股,外资也在近期扫货部分港股,共同推动港股流动性环境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收窄了AH股价差。
今年以来,截至9月22日,南向资金合计流入港股市场11224.67亿港元,主要买入可选消费、金融、信息技术、医疗保健板块。比如,截至9月21日,今年以来港股通增持建设银行H股约69亿股,增持招商银行H股约5.54亿股。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年内H股表现均优于A股,反映出南向资金对港股金融股的配置,有效推动了相关H股估值修复,并收窄了其与对应A股的股价差距。
中金公司海外策略团队在研报中表示,2024年2月至今年8月,由于南向资金成交额占港股总体成交额比重加速抬升,驱动AH股溢价持续回落。
得益于美联储开启降息、海外流动性预期改善,以及港股部分优质资产估值吸引力凸显,外资也频频加仓港股。高盛主经纪商数据显示,今年8月,全球对冲基金对中国股市(包括A股和港股)的净买入量达到2024年9月以来的新高。
国泰海通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吴信坤在研报中表示,今年5月至7月末,外资买入港股已出现阶段性改善的迹象,其中长线稳定型外资累计流入约677亿港元,短线灵活型外资流入约162亿港元。他认为,伴随美联储重启降息,港股外资回流存在超预期可能。
梧桐研究院分析员岑智勇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内外资共同增配的趋势,正持续为港股市场注入流动性动力,并显著收窄AH股溢价水平。“过去,港股通红利税可能构筑了部分投资者的心理阈值,港股更高的交易成本也可能影响港股流动性,促成港股对A股的‘天然’折价,但目前AH股溢价的收敛可能更依赖于内外资的集体买入。”他表示。
部分公司H股较A股出现溢价
由于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检讨周期为半年一次,因而新的成分股纳入,能够更全面及时地反映A股与港股的整体价差水平。Wind数据显示,今年9月,宁德时代、三花智控、恒瑞医药、海天味业、赤峰黄金、凯莱英等公司均被纳入该指数成分股。
其中,截至9月22日,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紫金矿业、招商银行、美的集团的H股股价均高于A股。宁德时代H股较A股溢价20%以上。
“这些公司H股较A股出现溢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际投资者对部分稀缺龙头公司给予了更高的估值认可度。今年以来,A股龙头企业频频登陆港股,便于海外资金更便利地配置这些企业。这些企业加入港股市场,为观察跨市场资金偏好和估值差异提供了新的重要样本,也可能会让AH股溢价进一步收窄。”香港星汉资产管理行政总裁王荣昆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部分机构认为,随着港股市场格局发生变化,AH股溢价有望持续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