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发布会,正式宣布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将突破原有的边界。
4月21日,宁德时代首个超级科技日发布了三款动力电池产品——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骁遥双核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以及一款蓄电池产品——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
加速电池“多核时代”到来
最引发热议的,是骁遥双核电池。在本次超级科技日上,宁德时代国内乘用车、商用车首席技术官高焕用“可能会颠覆大家的认知”来形容它。
据官方资料,骁遥双核电池实际是宁德时代于2020年提出的AB电池技术的“续集”。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能源系统部部长刘磊告诉《华夏时报》记者,AB电池技术实现了在单个电池包中布置两种不同的电芯,可以是三元锂+磷酸铁锂,也可以是锂电池+钠电池。“通俗点讲,就是将两种不同化学成分的电池拼在一起使用。”
双核电池理解为宁德时代第一代“多核”电池,从结构上,是包括两大“独立能量区”,可以实现不同化学体系、高低压和全面冗余多个方面需求。后续或许会有三核、四核甚至更多核产品的推出。
此次超级科技日上,宁德时代发布了三种跨化学体系的双核解决方案:钠—铁双核电池,即钠新电池+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铁—铁双核电池,即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三元铁/双三元双核电池,即三元电池+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从双核到多核的创新架构将不只限于新能源乘用车领域,还将在电动巴士、重卡、飞机、船舶、工商业等全领域落地,加速新能源全场景产业化。同时也将加快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的应用进程。
在安全层面,为了满足《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据高焕透露,宁德时代的双核架构可以做到“高压双核”“低压双核”“结构双核”“热失控安全防护双核”和“热管理双核”。“这一架构是参考了客机的‘双发架构’设计,即便在电池受损、出现热失控的时候,也能够做好隔离,确保电池全域无干扰。”他表示,这是更适合智驾时代动力电池的解决方案。
宁德时代此前认为,钠电池技术的成熟,是双核电池技术更好发挥能力优势的契机。据了解,钠电池具有低温下性能表现好、寿命长、充放电速度快、不会失火等优势。而宁德时代在钠离子电池性能上取得的重大突破,补足了电池在极寒环境下的应用短板,成为电池全场景应用的关键突破。至此,宁德时代的骁遥双核电池应运而生。
曾毓群在回顾这些技术时表示,钠电体系的突破意义重大,此前钠电池在能量密度、寿命、安全、循环等方面存在不足,钠新电池的成熟加速了多核时代的到来。
从落地时间来看,“钠新”第一款产品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将于今年6月正式量产,与一汽解放合作落地。而在动力电池上,“钠新”动力电池将于今年12月正式量产出货,首发落地巧克力换电车型。
此外,在提升充电效率方面,宁德时代发布的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可以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超过520公里。且该电池低温性能良好,比当前行业最高充电水平提升了100%。即使在亏电状态下,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依然具备830kW的输出功率,能适配兆瓦级充电桩。
稳固基本盘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在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的主导地位毋庸置疑。财报显示,自2017年至2024年,宁德时代连续八年在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排行榜中稳居首位。截至2024年年末,其市场份额高达37.9%。
4月14日晚,宁德时代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847亿元,归母净利润139.6亿元,同比增长32.9%;综合毛利率为24.4%,实现同环比增长;研发投入超过48亿元;经营性现金流达328.7亿元。
业绩虽保持稳健增长,但宁德时代依然不敢放松。近年来,车企为掌握供应链话语权,纷纷加速“去宁化”进程。特斯拉、广汽埃安等企业不断推进自建电池工厂,通过提升技术自给率,削弱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
除了自建电池厂,车企还通过扶持二供的方式来降低对宁德时代的依赖,如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等电池企业,通过与车企的紧密合作,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试图打破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市场的垄断局面。
面对动力电池业务增速放缓,宁德时代也正在积极开辟“第二增长曲线”,主要集中在换电、储能和海外市场三大战略方向。
今年以来,宁德时代在换电领域动作频频。近期,宁德时代与中国石化集团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建设覆盖全国的换电生态网络,2025年将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长期目标扩展至10000座。此前,宁德时代还与蔚来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打造全球规模最大的乘用车换电服务网络:蔚来旗下firefly萤火虫品牌后续开发的新车型将适时导入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标准和网络;双方换电网络将采用“双网并行”模式。
汽车分析师张翔认为,宁德时代布局换电的本质,是以电池技术为支点,撬动能源服务生态。短期可以通过换电绑定车企,稳定动力电池基本盘;中期可以构建“换电+储能+回收”闭环;长期来看,宁德时代通过主导能源网络标准,成为全球能源革命的基础设施运营商。“如果这一战略成功落地,宁德时代将从‘动力电池供应商’升级为‘能源生态主导者’,其估值逻辑也将从制造业转向科技服务企业。”张翔对记者说道。
在储能业务上,2024年宁德时代销售储能电池系统93GWh,同比增长34.32%。根据SNE数据,宁德时代储能全球市占率达36.5%,连续4年稳居第一。营收方面,宁德时代储能电池系统营收达572.9亿元,同比增长34.32%,占总营收 15.83%,首次超越动力电池成为利润贡献第一极。
今年2月,宁德时代二次赴港上市,拟通过港股募资50亿美元(约365亿元)。根据上市申请书,此次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募集的资金将重点用于海外产能扩张、国际业务拓展及境外营运资金补充,为公司长期国际化战略提供资金支持。
目前,宁德时代已在全球设立六大研发中心、十三大电池生产制造基地。与此同时,德国埃尔福特工厂已投产,且正在积极推进匈牙利工厂、与Stellantis合资的西班牙工厂及印尼电池产业链项目的建设或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