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21 21:13:10 股吧网页版
万亿宁德时代:破界!
来源:中国基金报

K图 300750_0

  【导读】宁德时代召开首个超级科技日,传递突破技术与定位边界信号

  4月21日下午,宁德时代召开主题为“边界觉醒”的超级科技日。记者现场注意到,宁德时代从企业定位、技术突破等方面展示其突破边界。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宁德时代从来没有把自己定义为电池制造者,我们更愿意将自己称作是新能源行业的开拓者。”

来源:中国基金报记者邱德坤拍摄

  同时,宁德时代发布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骁遥双核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以及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这些产品均在强调其突破技术或资源的边界。

  钠新电池打破资源边界

  推出全球首款大规模量产钠电池

  “我要特别强调的是,钠电体系的突破意义重大。”曾毓群表示,宁德时代在钠电体系的突破,打破了资源边界,夯实了新能源发展的根基。

  据悉,宁德时代钠电池品牌名为“钠新”,产品突破了材料的性能边界,首次将钠电池推向大规模量产,将有效降低新能源行业对锂资源的依赖。

来源:中国基金报记者邱德坤拍摄

  宁德时代研发体系联席总裁欧阳楚英称,锂资源在地壳的含量为0.0065%,而钠资源在地壳的含量为2.74%,钠资源在地壳的含量是锂资源的421倍。

  同时,宁德时代在钠电池性能上取得突破,补足了电池在极寒环境下的应用短板。

  宁德时代国内乘用车和商用车CTO高焕介绍,公司此次推出的两款钠新电池,分别是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均实现了零下40℃至零上70℃的全温域适配。

来源:中国基金报记者邱德坤拍摄

  以钠新乘用车电池为例,其在零下40℃环境下仍能保持90%的可用电量,在仅剩10%剩余电量的极端状态下,仍可做到零下40℃整车动力基本不衰减。

  据高焕介绍,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达175Wh/kg,是当前全球钠电池最高能量密度的产品,比肩磷酸铁锂电池,并且支持峰值达5C的充电速率和500公里续航,实现超1万次循环的寿命。

  此外,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的使用寿命突破8年,全生命周期的总成本较传统铅酸蓄电池降低61%,推动商用车进入“天下无铅,车电同寿”的时代。

  高焕表示,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将于2025年6月正式量产,合作伙伴是一汽解放;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将于2025年12月正式量产。

  电池行业加速进入“多核时代”

  加快固态电池应用进程

  “现在要发布的是本场活动的‘主菜’。”高焕在现场提示观众。随即,高焕发布骁遥双核电池,是宁德时代双核架构、自生成负极技术深度融合的重要产品。

来源:中国基金报记者邱德坤拍摄

  双核架构意味着电池包拥有两个“独立能量区”,五大双核功能包括高压、低压、结构、热管理、热失控安全防护,确保动力输出的连续、稳定和安全。

  高焕介绍,双核电池突破单一化学体系难以兼顾全场景的技术瓶颈,让不同成本区间、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电池性能定制化成为可能。

  据悉,骁遥双核电池采用双核设计和软件智能协同,将在未来L3、L4级智驾时代,为整车提供更稳定可靠的供能保障。

  同时,宁德时代推出的自生成负极技术,被称为原子层级的颠覆性突破,可以适配各种材料体系,让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提升60%、重量能量密度提升50%。

  宁德时代现场发布三种跨化学体系的双核解决方案,分别是钠—铁双核电池(钠新电池+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铁—铁双核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三元铁/双三元双核电池(三元电池+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

  高焕介绍,自生成负极技术搭配三元材料体系时,电池能量密度最高可提升至1000Wh/L以上。

来源:中国基金报记者邱德坤拍摄

  曾毓群表示,电池行业的“多核时代”正在加速到来。多核电池的本质是将动力电池从“参数推动”带入“需求引领”阶段,令用户真正成为中心,使产品回归价值创造的本质,进而加速新能源全场景产业化进程。

  据悉,多核技术的应用不限于新能源乘用车领域,还将在电动巴士、重卡、飞机、船舶、工商业等全领域落地,加速新能源全场景产业化落地。曾毓群表示:“多核技术将加快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的应用进程。”

  截至4月21日收盘,宁德时代股价报231.36元/股,涨幅达2.62%,总市值为1.02万亿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