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数码刚刚宣布两项资金管理动作:一是拟使用不超过3500万元的闲置可转债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购买保本型金融产品或结构性存款;二是同时计划动用不超过1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开展委托理财。两项操作均在董事会审议通过后实施,期限均为12个月,且强调不影响主业经营和募投项目推进。
这并非临时起意。公司此前已将部分可转债募集资金变更用途,集中投向“年产2.3亿平米智能识别材料生产线(二期)项目”,由其全资子公司维森智能实施。截至2025年10月底,尚有约3767万元募集资金未投入使用,本次3500万的理财额度也控制在此范围内,属于对阶段性闲置资金的常规运作。而自有资金理财规模更大,达到1亿元,投资范围涵盖银行、券商、信托等金融机构发行的多类理财产品,显示公司在保证流动性的同时,也在积极提升资金效率。
从基本面看,天地数码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62亿元,同比增长19.29%;归母净利润9108.66万元,增幅达22.94%,业绩稳中有进。主营业务中条码碳带贡献超八成收入,是典型的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公司上市以来累计分红2.65亿元,近三年就分了1.62亿,具备一定的高股息属性,这对偏好稳定回报的资金有一定吸引力。
看到这两项公告,我是这么想的:这类操作在A股并不新鲜,尤其是对于中小市值公司而言,募集资金到位后往往无法一次性投入,短期理财既能避免资金闲置,又符合监管要求下的保值增值逻辑。关键是,天地数码明确限定了产品类型为“保本型”“流动性好”,且不得质押、期限不超过一年,风控框架清晰。更重要的是,当前公司主业仍在扩张期——新产线建设持续推进,叠加业绩持续增长,说明资金流向并未偏离核心业务。
不过我也注意到,股东户数近期环比增加,人均持股下降,筹码略有分散迹象。这种情况下推出理财计划,或许也有向市场传递“资金使用审慎、注重效率”的信号意味。结合MACD出现金叉、主力资金净流入等技术信号,短期走势确实存在回暖基础。
总体来看,这不是一场资本腾挪的游戏,而是一家成长中的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管理上的理性选择。只要募投项目按计划推进,理财收益能真实增厚利润,这样的操作值得肯定。我更关心的是后续产能释放节奏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毕竟,再好的理财也比不上主业的强劲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