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飞数据2025年三季报出炉,业绩大超预期——这是近期A股科技基建领域最值得关注的信号之一。
根据公司发布的财报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奥飞数据实现营业收入18.24亿元,同比增长15.3%;归母净利润达1.4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7.3%。尤其亮眼的是第三季度单季表现:营收6.76亿元,同比增长29.9%,环比增长10.4%;归母净利润0.58亿元,同比飙升90.4%,环比也增长了59.2%。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此前市场研究机构预测的中值(0.45亿元),直接点燃了市场对公司基本面拐点的重新评估。
背后的驱动力很清晰。申万宏源在研报中指出,收入与利润双增主要得益于两个因素:一是数据中心项目按计划顺利交付,二是算力服务逐步转向以确定性合同为主的租赁模式,使得业务扩张更具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更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盈利能力正在逐季改善——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达到35%,同比提升9.4个百分点;第三季度更是进一步提升至37.6%,已是连续三个季度环比上升。这说明不仅新资产上架速度快,客户结构也在优化,尤其是与百度等头部客户的深度绑定带来了高利用率和超额收益。
从资产负债表来看,奥飞数据的成长势能依然强劲。前三季度新增固定资产31.61亿元,这部分将直接转化为未来的IT负载产能;截至三季度末,在建工程仍高达17.82亿元,意味着后续交付节奏仍在加速。特别是在华南“存量优化+南沙增量”双轨推进、华北多个核心节点(廊坊固安、天津武清、张家口怀来)集中建设的背景下,公司在AI算力需求爆发前夜,已经提前卡位稀缺资源。
说实话,看到这份财报的时候我是有些惊喜的。过去几年,市场对IDC行业普遍持谨慎态度,担心增速放缓、竞争加剧。但奥飞数据用实际经营数据证明,真正的成长不是靠讲故事,而是靠资产质量和运营效率的持续兑现。尤其是在当前AI基础设施需求日益明确的环境下,拥有稳定交付能力、优质客户结构和区域布局优势的企业,正在迎来价值重估的机会。
目前券商维持对公司“买入”评级,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8亿、3.22亿、4.12亿元,对应EV/EBITDA倍数分别为21x、16x、13x,估值具备吸引力。虽然也要警惕算力需求波动、政策监管变化等风险,但从现有信息看,奥飞数据已经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确定性路径。
站在当下看未来,我不敢说它会成为下一个“算力茅”,但我愿意相信:一个能把交付做实、把毛利做稳、把客户留住的公司,值得被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