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达电子最新披露的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48亿元,同比增长26.9%;归母净利润达到1.2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5.0%。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单季度净利润增速创下了自2021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新高。中信证券在最新研究报告中维持对公司的增持评级,认为作为军用钽电容龙头企业,宏达电子将核心受益于军用电子元器件需求的修复,同时电源模块等非钽业务有望打开多元增长空间。
从财报数据看,公司业绩改善趋势明确。前三季度净利润累计达到3.27亿元,同比增长25.07%,这一表现与公司此前在互动平台披露的“前两年受到行业波动业绩有所下滑,但今年业绩已有所回升”的说法相互印证。分析显示,公司业绩回升的背后,是国防支出稳步增长带来的行业性机遇。2025年我国国防支出预算达到17,846.65亿元,较2024年同比增长7.2%,这一政策背景为高可靠电子元器件行业提供了持续的需求支撑。
观察公司业务布局,宏达电子正在从单一的钽电容产品向多元化方向拓展。公司产品线已覆盖钽电容器、多层瓷介电容器、薄膜电容器、电源模块、I/F转换器等多个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互动平台透露,超级电容产品目前还处于研发和小规模试产阶段,这表明公司在技术储备方面仍在持续投入。同时,公司也表示有少量钽电容供货于国产服务器,虽然具体规模尚未披露,但这一信息显示公司产品正在向更广泛的工业领域渗透。
从市场表现看,宏达电子近期股价波动较为明显。在10月24日MLCC概念异动拉升时,公司股价曾涨超10%,并在卫星产业相关行情中多次出现在涨幅前列。但最新行情显示,截至11月14日,公司股价报收39.91元,当日下跌3.01%。资金流向方面,11月14日数据显示有1733.19万元资金流出国防军工板块中的宏达电子,同时公司融资余额呈现净偿还态势,这可能反映部分资金在业绩披露后选择了获利了结。
机构观点认为,行业拐点已经显现。有分析指出,自2025年第二季度起,火炬电子、宏达电子、鸿远电子等上游电子元器件企业业绩明显改善,标志着行业大拐点已现。这一判断与公司三季度业绩加速增长的态势相吻合。从公司核心竞争力看,宏达电子拥有13条高可靠贯标认证生产线和4条宇航级生产线,相关产品已列入电子元器件QPL目录,这些资质优势在行业内构成了较高的准入壁垒。
在多元化战略推进方面,公司通过控股或参股湖南冠陶、宏达恒芯、宏达磁电等多家子公司,快速拓展业务范围。这种平台化发展模式使得公司在短短几年内从单一的钽电容生产商,发展成为覆盖多个电子元器件细分领域的综合性企业。公司利用成熟的营销团队优势,在巩固军用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民用领域,这种双轮驱动的市场策略有助于平滑军工行业的周期性波动。
从估值角度看,公司当前动态市盈率为37.67倍,这一估值水平反映了市场对其在高端电子元器件领域龙头地位和成长性的认可。考虑到国防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以及高端电子元器件国产化替代的加速,公司在高可靠领域的先发优势和技术积累可能为其带来持续的成长空间。不过,具体的发展节奏和业绩释放速度,还需要进一步观察行业需求的持续性和公司新业务拓展的实际成效。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