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威复材(SZ300699)$ $中简科技(SZ300777)$ $中复神鹰(SH688295)$
一 、战略定位与市场响应
光威复材在互动平台明确表示"低空经济及其发展将持续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应用带来增量市场空间"quote。公司已将低空装备及大飞机列为发展重点,通过"装备应用+民用航空"双轮驱动战略切入赛道。2025年6月披露的6.58亿元航空应用订单(合同期至2027年),叠加此前36.64亿元大单,显示其商业化落地能力。
二、技术储备与产业链优势
材料性能突破:拥有T300-T1100级全系列碳纤维产品,其中T300级纤维和阻燃预浸料已进入中国商飞采购目录,T1100级产品通过亿航认证。
全产业链配套:具备从原丝到复材制品的完整产业链,能为低空装备提供"碳纤维-预浸料-复材件-整机复材"全流程解决方案。
创新应用场景:开发模块化蜂巢舱技术,可适配无人机货运、救援等多任务需求。
三、商业化进展与客户合作
订单情况:2024-2025年累计获得超43亿元航空应用订单,占最近会计年度营收的176%。
重点客户:与峰飞航空签订5年20亿元订单,成为"九天"无人机核心材料供应商。
新兴领域:氢能源汽车领域合作厂商超10家,2024年氢气瓶业务贡献民用纤维收入的50%。
四、风险应对与行业竞争
价格战压力:通过包头基地降本20%、提升T1100级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对冲工业品降价影响。
技术迭代:2025年H1研发费用率达9.43%,重点投入热塑性复合材料(如PEEK预浸丝)等前沿方向。
竞品对比:相较中简科技依赖单一军工客户,光威复材民用收入占比已提升至21%(风电碳梁业务),业务结构更均衡。
总结展望
光威复材凭借全产业链技术壁垒和先发优势,已形成"军工保底+低空经济增量+民用协同"的发展格局。随着eVTOL(碳纤维占比50%)等新兴应用爆发,公司产能释放与技术升级有望形成协同效应。但需关注行业产能过剩背景下,民用市场拓展进度对盈利能力的实际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