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有点意思。10月27号,兆丰股份突然公告要和乐聚机器人成立合资公司,切入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本体代工和训练这些环节,而且乐聚还承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合资公司的产品。这可不是简单合作,等于直接绑定了一个潜在大客户。中信证券那边也说了,这是公司“核心零部件+产业投资”双轮驱动的体现,明显是要全面往具身智能这个方向冲。
我翻了下背景,其实早有端倪。就在10月23号,乐聚刚完成15亿融资,当时就有消息说兆丰是通过嘉兴玖兆烨熠这个基金间接投了乐聚。现在回头一看,哪是单纯财务投资?分明是铺路。更巧的是,10月21号兆丰还在互动平台确认,乐聚智能已经完成股份制改制——这节奏,显然是为后续资本动作做准备。这一连串动作下来,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步步为营。
兆丰本身底子不差。老本行是汽车轮毂轴承单元,专精特新企业,浙江未来工厂试点,从自动化到5G赋能一路走来,制造能力和品控是实打实的。过去几年也在搞新能源车桥、电控产品,最近还说车载电控已经小批量供货。也就是说,它不是突然跳进机器人赛道的门外汉,而是把多年积累的精密制造能力往新场景迁移。
现在股价冲到114块,市盈率82倍,确实是高。但看资金面,机构没少动。鹏华新能源汽车混合三季度就重仓拿着,工银瑞信等一众机构也在10月21号去调研了一趟。更有意思的是,主力资金连续多日净流入,22号那天还排在前列。市场显然不是瞎炒,是有信息在提前反应。
不过话说回来,机器人这摊子水很深。技术路线未定,商业化节奏难测,连行业龙头都时不时踩坑。中信证券也谨慎,直接说“暂不给予目标价和评级”,就是因为事件驱动太多,不确定性太大。但换个角度看,兆丰这种传统制造出身的企业,反而可能更清楚怎么把成本控制好、怎么规模化交付——这恰恰是机器人落地最需要的。
所以这局棋,表面看是蹭热点,实则可能是借势转型。它没扔掉老本行,而是用汽车零部件的现金流和制造经验,去撬动一个更大的可能性。至于能走多远,还得看合资公司具体落地的速度和订单转化情况。眼下热闹归热闹,真正考验还在后头。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