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14日,深圳市盛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盛弘股份”)年内股价表现十分亮眼,涨幅已高达75.95%。在11月13日的交易中,A股市场锂电产业链迎来全线爆发,盛弘股份表现尤为突出,当日收盘价达49.40元,单日涨幅18.17%,换手率18.20%,成交额达23.12亿元,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这一强劲表现与公司在充电设备和储能领域的技术突破及全球市场拓展密切相关。
公开资料显示,盛弘股份业务覆盖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储能变流器等环节,其股价表现与行业走势共振明显。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容量电价机制逐步完善与补贴政策落地实施,储能行业增量空间将进一步打开,具备技术优势的集成商与变流器企业有望率先从中受益。
三季度盈利1.19亿元,年增授权专利58项
盛弘股份近期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增长动能持续增强。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4亿元,同比增长28.5%;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幅达33.1%,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在业绩持续向好的同时,公司的海外市场拓展也取得突破性进展。作为全球重卡充换电设备的核心供应商,盛弘股份的新一代2.5兆瓦超充解决方案,凭借支持全车型可充可换、兆瓦级柔性分配的技术特点,获得彭博新能源财经关注,并被赞誉为“超充领域的创新引领者”。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1月,盛弘股份已在全球布局500余座重卡兆瓦超充站,累计服务车辆超过1.8万辆,充电量突破1.35亿度,相当于减少碳排放约13.5万吨。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据使得盛弘股份已实现兆瓦超充全球销量第一。
支撑这些市场突破的,是公司持续强化的技术专利布局。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公司新增专利授权58个,较往年大幅增加。结合2025年中报,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达1.37亿元,同比增长8.93%。

数据来源:天眼查,数据截至:2025年11月14日
AIDC建设规模或影响增长预期
在细分业务方面,电能质量产品成为亮点之一。截至上半年,该业务海外收入占比超过30%,毛利率维持在50%以上,主要受益于北美市场的持续需求增长。
“盛弘股份在充换电设备领域属于细分赛道龙头,其技术与海外布局是核心竞争力。”某新能源行业分析师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国内市场中,特来电、星星充电等运营商占据规模优势,但盛弘股份通过模块化技术与海外市场实现了差异化竞争。而在海外市场中,盛弘股份凭借高性价比设备,在逐步抢占BP、壳牌等巨头的市场份额。
从市场前景看,盛弘股份的出海布局和AI数据中心(AIDC)相关业务被业内分析师视为未来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东吴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团队分析师曾朵红表示,考虑到充电桩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储能海外出货占比持续提升,公司将受益增长,同时公司产品、研发、渠道上具有多方优势,盈利弹性较大,同时AIDC带来业绩弹性,其团队对盛弘股份维持“买入”评级。
不过,也有分析师持相对谨慎观点。国海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团队首席分析师李航指出,虽然同样维持“买入”评级,但若AI数据中心(AIDC)建设规模不及预期,将影响其相关业务的增长潜力。若需求疲软,实际增长可能低于当前预期。
针对AI数据中心建设规模可能不及预期等情况,《华夏时报》记者尝试联系盛弘股份了解相关的业务调整计划与应对策略,已于11月13日向盛弘股份发送了书面采访函。但截至发稿前,未获得公司方面的正面回应。
机构资金青睐与股东减持并存
从股东结构来看,盛弘股份受到机构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行业基金、前海开源新经济灵活配置基金、南方中证10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等多家知名机构均在列。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5年9月30日
一位市场分析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机构投资者通常对公司的行业地位、技术实力和发展战略有着比普通投资者更为深入的研究。“机构投资者占比较为显著,往往意味着公司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市场认可度。”该分析人士特别强调,多家知名公募基金的同时入驻,表明盛弘股份在基本面和成长性方面获得了专业投资者的共识。
然而,在机构资金持续看好的同时,市场也需关注一些潜在因素。记者注意到,公司股东肖学礼近期披露减持计划,拟在2025年11月28日至2026年2月27日期间减持不超过2.72%股份,这一举动可能对短期市场情绪形成一定扰动。
与此同时,行业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上述新能源行业分析师指出:“电源设备行业竞争激烈,产品价格存在下降风险。若价格战持续,可能侵蚀利润空间。”该分析师进一步表示,盛弘股份未来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海外市场的拓展,但这一过程中存在地缘政治、政策变化及市场接受度等不确定因素。若海外市场开拓进度不及预期,将直接影响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的增长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