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A股市场深圳国资改革概念板块集体走强,建科院以20.02%的涨幅“一字”涨停,报收20.74元/股,成交额达2.57亿元。深纺织A、力合科创、广田集团、深物业A、深振业A、深赛格等多只个股同步涨停,形成明显的板块效应。这一行情的直接动因是前一日发布的《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
该《方案》由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创新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深圳辖区境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20万亿元,培育形成20家千亿级市值企业。并购重组市场目标累计完成项目超200单,交易总额超1000亿元,并落地一批行业示范案例。为实现这一目标,深圳将加快打造并购基金矩阵,带动社会资本形成万亿级“20+8”产业基金群,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并购生态圈。
政策重点聚焦新质生产力领域,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支持“链主”企业、龙头上市公司开展上下游并购重组,允许收购有助于强链补链的优质未盈利资产。同时,鼓励企业在合成生物、智能机器人、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赛道积极并购,以快速实现技术突破和规模扩张。对于国有企业,《方案》强调加快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提升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对轻资产科技型企业的估值包容度,推动国资在新兴产业的前瞻性布局。
建科院作为深圳市国资委实际控制的企业,且属于“20+8”产业集群中的绿色建筑与低碳技术领域,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公司近年来深度参与“光储直柔”技术研发,其未来大厦项目已实现全直流供电系统的规模化应用,单位电量成本下降20%,具备显著的技术示范效应。此外,公司拟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强化了其在政策框架下的战略地位。
配套措施方面,《方案》提出建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标的项目库,形成“后备一批、意向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机制;丰富融资渠道,鼓励使用股份支付、定向可转债、科创债券等工具;构建“耐心资本”体系,引导政府基金、险资、CVC及S基金参与;并推动深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探索跨境换股、双向股权投资等模式,提升并购效率。
目前市场对政策反应迅速,但具体项目的落地节奏、标的资产质量及整合成效仍有待观察。深圳此番系统性推动并购重组,意在通过资本运作加速产业聚合与升级,其后续执行细节与典型案例的出现将成为关键观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