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瑞电材要花近6亿元“买回”自家子公司多数股权,这事听起来有点奇怪,但背后其实藏着不小的战略野心。
11月27日晚间,晶瑞电材(300655)发布公告,拟向潜江基金、国家大基金二期、厦门闽西南和国信亿合发行股份,以5.95亿元的价格收购其持有的湖北晶瑞76.1%股权。交易完成后,晶瑞电材将实现对湖北晶瑞的100%控股。这次支付全部采用发行新股的方式,价格定为7.34元/股,合计发行约8107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7.11%。虽然股权结构有所稀释,但实控人罗培楠的地位未变,控制权依然稳固。
湖北晶瑞可不是普通子公司。它成立于2019年,位于湖北潜江,专注高纯湿电子化学品的研发与生产,核心产品包括高纯双氧水、高纯氨水等,广泛用于半导体制造中的清洗、蚀刻等关键工艺。根据评估报告,截至2024年6月30日,湖北晶瑞100%股权估值达7.82亿元,相比账面价值增值超四成。尽管此前因产能处于爬坡阶段而连续两年亏损,但2025年上半年已实现净利润2376.7万元,正式迈入盈利轨道。
我之所以关注这笔交易,是因为它不仅是简单的资产整合,更是一次精准的产业卡位。湿电子化学品是半导体产业链中极为关键的一环,国产替代需求迫切。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该市场规模已达223.6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7.17%,其中集成电路领域占比超过三分之一。而晶瑞电材恰好是全球少数同时掌握高纯双氧水、氨水和硫酸三大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客户覆盖中芯国际、长江存储、三安光电等行业龙头。
更让我看好的是,这次引入了“国家队”——大基金二期不仅成为新进股东,持股2.15%,且所持股份锁定期长达三年,这显然是长期看好而非短期财务投资。此外,并购后上市公司备考归母净利润在2025年上半年可提升超36%,每股收益显著增厚,资产负债结构也得到优化。
当然,也不能忽视风险。当前公司市盈率仍为负值,技术面上股价处于调整区间,主力资金有流出迹象,短期承压明显。但我认为,随着湖北晶瑞产能 fully 释放,并表带来的业绩弹性会逐步显现。只要审批顺利推进,这次收购有望成为公司业绩拐点的重要催化剂。
说到底,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并购,而是晶瑞电材在半导体材料自主可控大趋势下,对自己核心资产的一次加码与重塑。从战略布局到资本背书,都透着一股“静水流深”的意味。我对它的中长期前景保持乐观,只是眼下还需一点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