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通新晋成员:广和通今日正式纳入
2025年11月17日,深交所宣布对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进行调整,正式调入广和通(00638.HK),该调整自当日起生效。 包括财联社、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多家权威媒体同步报道了这一消息。此次纳入意味着内地投资者可通过沪深港通机制直接买卖广和通H股,标志着其资本市场通道进一步拓宽。
根据规则,广和通H股此前已完成价格稳定期,且对应的A股上市已满10个交易日,满足纳入条件。作为一家专注于物联网无线通信模块及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广和通近年来持续布局车联网、智能电网、工业互联等高成长赛道,是国产模组厂商中的重要参与者。
流动性提升可期,但资金面短期承压
从市场反应看,尽管纳入港股通属于制度性利好,理论上将带来南向资金的关注与配置需求,提升股票流动性和估值弹性,但当前资金动向却呈现分歧。数据显示,截至11月14日,广和通主力资金已连续五日净流出达1.58亿元,行业层面通信设备板块同期也面临超百亿资金撤离,整体情绪偏弱。
技术面上,股价目前处于布林带中轨与下轨之间,短期和中期趋势均显示为下跌状态,RSI、KDJ、MACD等指标均无明确反转信号,仅WR进入超卖区域,暗示可能存在阶段性反弹动力。当前股价25.19元,逼近短期支撑位25.18元,后续能否企稳将成为关键。
我怎么看这波“通行证”落地?
说实话,看到广和通被纳入港股通,我第一反应不是兴奋,而是想:这张“入场券”来得是否有点晚?
要知道,物联网赛道的爆发期早在几年前就已开启,而广和通作为A+H双地上市的企业,直到现在才获得南向资金的“通行资格”,节奏上确实不算快。不过换个角度想,这也说明监管对其市值规模、交易稳定性和合规性的认可——毕竟港股通不是谁都能进的。
但我必须提醒一点:短期情绪可能助推交易热度,但公司基本面并不算强劲。 财务数据显示,其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预付账款大幅增加,这些都不是积极信号。再叠加整个通信设备行业资金持续外流,单靠一个“港股通”概念很难撑起长期行情。
在我看来,真正的机会不在于“能买了”,而在于“值不值得买”。如果未来能看到公司在AIoT融合场景中的订单落地,或是海外市场拓展取得突破,那才是值得重估的时候。否则,这只是一次流动性改善的温和利好,别指望立马飞天。
站在广州科技生态角度看广和通
有意思的是,虽然没有直接提及,但广和通所处的产业环境正与广州大力推动的“未来产业”高度契合——无论是智能网联汽车、具身智能还是高端制造,都离不开底层通信模组的支持。像小鹏、文远知行这些明星企业背后,其实都有类似广和通这样的“隐形冠军”在提供技术底座。
所以我更愿意把这次纳入,看作是中国硬科技产业链价值逐步被资本识别的一个缩影。不是谁最 flashy 就赢,而是谁在关键环节卡住位置,谁就能拿到时代的船票。
当然,船票有了,航向还得自己掌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