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曹琦
4月25日,江西同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和药业”)披露2024年年报,公司营业收入为7.59亿元,同比上升5.1%;归母净利润为1.07亿元,上升0.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962万元,上升1.5%;经营现金流净额为2.85亿元,增长74.2%。
“随着全球原料药去库存周期结束,供需关系持续改善,我国原料药市场显著回暖。”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向记者表示。
市场前景广阔
同和药业主营业务为化学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方向为特色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专利原料药中间体,公司特色原料药主要是为仿制药企业提供仿制专利即将到期产品的研究开发用原料药及生产仿制药用原料药。
据了解,同和药业主要品种的生产能力及产品质量在中国处于领先水平,拥有从50到20000立升的各类搪瓷、金属反应釜600多只,总体积300多万立升。公司经过工程装备持续多年的优化升级,在自动化、连续化、大型化和生产的时空收率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地位。
公司长期重点推动欧盟、北美、日本及韩国等国外规范市场的拓展,以高端市场起家,有与国际大客户合作的丰富经验,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产品在欧美日韩都取得较大规模均衡销售的企业。
根据EvaluatePharma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6年,全球约有3000亿美元原研药(如沙班类、列汀类、列净类等新慢病重磅品种)陆续专利到期,由此衍生出的原料药增量市场有望接近2000亿元。
目前,中国是全球主要的原料药生产国和供应国。在国内,随着集中采购政策、药品关联审批和一致性评价政策的实施,药品企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进口替代空间将提升,预计未来我国特色原料药的生产和出口规模将继续扩容和增长。
专注主业发展
近年来,同和药业专注主业发展,公司坚持一业为主、回避多元化,集中精力将化学药行业做大做强,实现纵深发展。年报提到,公司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坚持主业做大做强,精耕细作,做精做细每一个品种使之在质量、成本、服务等方面形成综合优势,争取全球市场的控制地位。
公司是技术驱动型企业,近三年研发投入平均占销售额的比例为8.34%。公司已在抗凝血、抗高血糖、抗高血压、抗痛风,以及镇痛类、抗癫痫、抗抑郁、消化系统类用药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形成系列品种,丰富公司产品线。
同和药业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特别是瑞巴派特及塞来昔布,为全球的主要供应商。
“公司现有产品以出口为主,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产品销售的主要市场仍然会是在国外,但中国人口众多,国民用药的水平和开销正在快速增长,要重视并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努力完成更多产品的国内注册。”同和药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公司表示,2025年是公司发展的关键一年,一厂区将继续保持满负荷生产,二厂区一期工程4个合成车间已在2024年6月正式投产,二期部分合成车间及质检研发楼正在抓紧建设中。公司将重点推进产品的国内、国际注册,强化质量、安全、环保意识,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积极开发国内市场,与国内多家大中型医药企业开展合作进行关联申报,尽快将产品获批在国内市场上市,形成国内国外市场同步销售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