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器件核心供应商光库科技(300620.SZ)又有收购动作,这也是公司近两年来的第三起收购事件。近日,光库科技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5名交易对方收购苏州安捷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捷讯”)的99.97%股份,交易价格约16.4亿元。本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但不构成重组上市。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产品端,安捷讯的无源器件与光库科技的有源器件组合,可为数据中心与电信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在生产端,双方整合珠海、苏州、鹤壁与泰国基地,形成国内“制造三角”与海外统一供应链,可实现降本增效;在技术端,联合攻关“有源—无源”一体化与自动化工艺,加速新品落地;在客户端,国内与海外渠道双向导入,扩大覆盖并提升交付效率。
谈及并购的初衷和意义,光库科技回复记者称,本次收购安捷讯,将在产品布局、生产资源、技术研发及客户资源等方面与公司形成良好协同互补,进一步增强公司在全球光通信器件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折价收购
光库科技专业从事光纤激光器件、光通信器件和激光雷达光源模块及器件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曾挂牌新三板的安捷讯主营业务为光通信领域中光无源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上市公司部分主业和标的公司同属于光通信领域,是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光库科技披露的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以下简称“交易报告书”)显示,本次交易后,光库科技将取得标的公司控股权,与上市公司在产品布局、生产资源、技术研发、客户资源等方面形成良好的协同和互补。
根据交易报告书,光库科技本次配套募集资金将用于支付本次交易的现金对价和上市公司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
记者注意到,光库科技此次收购采取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购买。对此,田利辉向记者指出,光库科技采用“股份+可转债+现金”组合方式收购安捷讯,主要出于三方面考量:一是平衡股权稀释与资金需求,避免过度摊薄现有股东权益;二是通过可转债设计,给予交易对方未来收益预期,增强交易吸引力;三是配套融资8亿元用于支付现金对价和补充流动资金,确保交易顺利实施。可以说,采用“股份+可转债+现金”是兼顾对价支付效率、财务稳健与激励约束的最优解。股份与可转债将交易对方深度绑定为股东,现金满足其即时流动性;同时配套募资不超8亿元,可显著缓解现金压力并保持股权结构稳定。
光库科技对记者表示,采取这种形式,主要是基于公司财务状况、股权结构及长期资金需求等的综合考量。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张思远向记者指出,从财务角度看,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光库科技的资产负债率已达41.03%,若全部采用现金支付,可能进一步推高负债水平,影响短期偿债能力。股份支付可减少现金支出,但需兼顾现有股东股权稀释,因此搭配可转债作为过渡工具,既给予交易对方未来分享上市公司成长红利的选择权,也为光库科技预留股权稀释的缓冲空间。
根据交易报告书,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发行价格为37.45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60个交易日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同时,根据中联评估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安捷讯评估值为人民币16.5亿元。
对此,田利辉指出,收购动因在于快速补齐光无源器件短板,形成“有源+无源”一体化产品矩阵,强化在电信骨干网+数据中心双核心场景的供给能力;标的安捷讯在FAU、MPO等高速互联器件上具备规模交付能力,客户覆盖中际旭创(300308.SZ)、烽火通信(600498.SH)、海信宽带、剑桥科技(603083.SH)等头部厂商,有助于公司切入400G、800G、1.6T高速链路生态。发行价37.45元/股符合“不低于前60日均价80%”的定价规则,属监管框架内的市场化定价。
“不过,也应看到,目前定价对比当下股价确实有折价,以发行价37.45元/股相比当日市场价约79.30元/股,折价较大。”济安研究院研究员万力向记者分析,这意味着收购对光库科技现有股东而言存在一定摊薄风险,但对安捷讯股东及交易完成后的整合逻辑而言,这样的结构折价可能是对未来成长与协同兑现的一种对赌安排。
对于交易对价16.4亿元,万力指出,安捷讯的净利润从2023年仅21万元跃升至2024年近1.1亿元,同比增长超500倍,根据16.4亿元的交易价格计算,2024年对应的是14.98倍PE,在当前AI光模块赛道中,如中际旭创、新易盛(300502.SZ)、天孚通信(300394.SZ)等可比公司的动态PE普遍在25~40倍区间。即便考虑并购折价,10~15倍PE显著偏低,从投资性价比角度看,这一估值对光库科技具有一定吸引力。
警惕整合风险
交易报告书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5年6月,光库科技的营业收入一路增长,分别为6.42亿元、7.10亿元、9.99亿元和5.97亿元,净利润为1.18亿元、0.60亿元、0.72亿元和0.49亿元。
根据光库科技此前发布的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9.98亿元,同比增加35.1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15亿元,同比增加106.61%。
而安捷讯的业绩增长更快。根据交易报告书,2024年,安捷讯实现营业收入5.1亿元,相比2023年增长236.42%,净利润1412.9万元,相对于2023年-366.42万元扭亏,增幅为485.66%;2025年上半年,安捷讯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趋势,营业收入为3.2亿元。
此外,光库科技与安捷讯签订了《业绩补偿协议》,2025年度、2026年度及2027年度,业绩承诺方承诺标的公司在业绩承诺期内累计实现的净利润不低于4.95亿元。
记者注意到,近两年,光库科技加快了收购步伐,加上此次收购,光库科技已经在两年内收购了三家公司。2024年1月,光库科技以1.56亿元收购了拜安实业52%的股权;今年6月,光库科技收购武汉捷普100%股权。
对此,田利辉指出,光库科技近两年密集并购,是公司看准光通信行业的高景气度,通过外延整合迅速补齐能力边界、做大经营规模,是快速构建全产业链布局的战略选择。但是,节奏过快将带来商誉减值与整合的双重风险考验,以及股权稀释与管理复杂度的上升。从中长期看,若协同兑现、产能爬坡顺利,有望在1.6T与更高速时代形成更强竞争力与盈利弹性。随着AI数据中心需求爆发,此举有望使公司实现从“跟跑”向“领跑”跨越,但需警惕整合风险与财务压力。
万力向记者指出,光库科技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多起并购,加快在光通信产业链上的全面布局,从光源器件逐步延伸至模块产品与无源光器件,最终形成面向整套光通信系统的交付能力,意图构建覆盖更完整、交付能力更强的产品体系,以此提升在大客户采购体系中的竞争优势。“并购带来业务增长预期、产能扩张、产品线丰富等好处,有助于改善市场对公司未来增长的预期,从而提升估值水平。”万力说。
记者注意到,Wind数据显示,2022年年末、2023年年末、2024年年末以及2025年9月末,光库科技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5.89%、14.86%、33.54%和41.03%。
对此,光库科技告诉记者,公司资产负债率的提升,主要是为了匹配业务快速发展与战略布局的资金需求,相应增加了银行借款等债务融资所致。
张思远向记者指出,光库科技2024年收购拜安实业、2025年收购武汉捷普及安捷讯均消耗大量资金,叠加泰国生产基地建设等资本开支,公司通过债务融资补充流动性,导致负债规模从2022年的3.2亿元增至2025年三季度的14.67亿元。
不过,并购不是导致公司负债上升的唯一原因,万力向记者表示,公司可能在为后续产能扩建、产线整合与未来交付做储备,提前投入大量资本;此外,行业整体扩产、扩线的资本密集特性,使得资产负债率在短期内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