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A股量子科技板块涨幅居前。截至收盘,光库科技“20cm”涨停,格尔软件、永鼎股份、福晶科技涨停,腾景科技、震有科技、国盾量子等跟涨。
11月24日,中国首个规模化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启幕仪式在深圳南山智城举行,标志着量子计算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该工厂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集研发、制造、测试于一体,用于实现光量子计算机的工程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预计工厂年产光量子计算机可达数十台/套,可形成专用光量子计算机的批量生产产能。
今年8月,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玻色量子”)自建的“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正式落地深圳南山区,同时在南山智城注册成立“深圳玻色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子公司,分别负责相干光量子计算机整机及核心部件的规模化生产任务和相干光量子计算机销售与技术服务。
玻色量子创始人、CEO文凯在前述工厂启幕仪式致辞中表示,过去几年,团队在相干光源、低损耗光路、高速测控等关键技术上持续攻坚,构建起完全自主的光量子计算整机工程体系。当前落成的这座工厂,正是这一技术能力的物理体现——它集模块研制、整机组装、质量测试于一体,具备年产数十台专用光量子计算机的能力,填补了全球在该领域规模化制造的空白。
据玻色量子介绍,光量子计算即利用光的量子特性来进行计算的技术,是一种主流的量子计算技术。比起其他技术路线,光量子计算不需要超低温,且具有量子比特数规模大、室温稳定运行、相干时间长等多方面的优势,在短期内可实现工程化,是商用量子计算机的新兴形态。

玻色量子1000量子比特相干光量子计算机
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包含三大板块:一是模块研制,即量子态制备器、高速量子测控系统、光纤量子内存等模块的工程化研制;二是整机生产与制造,即在具备恒温恒湿、低振动、低噪声等条件的高规格光量子设备生产、装配车间,进行光量子计算机的整机装配集成;三是质量控制与测试系统,确保产出的光量子计算设备符合规定技术指标和质量标准,并对光量子计算设备进行性能测试和可靠性验证。
今年10月,玻色量子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这轮融资由华德科创、南山战新投联合领投,广发信德、湖南财信产业基金、纬德信息等知名机构和上市公司跟投,老股东啟赋资本持续加码。资金将持续用于公司“专用”相干光量子计算机与“通用”光量子计算机的研发;量子计算芯片工艺能力建设;在深圳南山区建设国内首个规模化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并投产运行;拓展“量子计算+AI”融合应用的商业生态。
我国不仅是全球少数具备“量子优越性”的国家之一,而且在超导量子和光量子两种物理体系都达到了“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近两年,我国超导量子路线的产业化、实用化节奏也不断加快。
今年11月,中电信量子集团宣布,搭载“祖冲之三号”同款芯片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287”已正式运行。该量子计算系统具备“量子优越性”能力,处理特定问题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4.5亿倍,即将接入“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并首次面向全球开放应用服务。这将是我国首个具备“量子优越性”的量子计算云平台,标志着我国在推动量子计算实用化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近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雪娇在《人民日报》撰文表示,2024年1月,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正式上线运行。“本源悟空”由超导量子芯片系统、量子计算测控系统、量子计算机操作软件系统等构成,国产化率超80%,其余部件也已自研备用,标志着我国超导量子计算机自主产业链基本成链。“本源悟空”已被163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访问超3700万次,成功完成74万个全球量子计算任务,涵盖流体动力学、金融、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