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库科技刚刚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达到6343.91万元,同比暴增149.09%。前三季度整体营收达9.98亿元,同比增长35.11%;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106.61%。这一数据不仅远超市场预期,也标志着公司在光纤器件和激光雷达领域的持续突破。
从财报细节来看,业绩的强劲增长主要得益于两方面驱动:一是技术创新和新产品推出带动了国内外客户订单的增长;二是公司强化内部管理,加强费用管控,实现了降本增效。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毛利率同比有所下滑——前三季度整体毛利率下降3.47个百分点,单季Q3也下降2.21个百分点,但期间费用率整体下降了4.74个百分点,说明公司在成本控制上的努力正在见效。
财务结构方面,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6480.07万元,同比下降56.13%,这可能与应收账款增加有关——截至三季度末,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重上升2.1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3.07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收窄,显示出资本开支趋于理性。而筹资活动带来的现金流入则支撑了长期借款的增长,后者较上年末激增146.04%,或用于产能扩张和技术研发。
股东结构悄然生变
更值得关注的是股东名单的变化。三季度末,中航机遇领航、德邦鑫星价值、鹏华创新未来等多只混合型基金新进成为十大流通股东,取代了此前的几只中证1000ETF产品。这种机构持仓的轮动,或许反映出市场对光库科技的投资逻辑正从“小盘成长”向“产业趋势+业绩兑现”转变。与此同时,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略有下降,但核心大股东如珠海华发科技、Infinimax Assets Limited等保持稳定,显示基本面信心未变。
说实话,看到这份财报时我第一反应是惊讶,但细想之后又觉得合理。光库科技作为光纤器件领域的隐形冠军,过去几年一直默默投入研发,尤其是在激光雷达光源模块方向布局深远。当前全球智能驾驶和高端制造升温,正是这类上游核心器件放量的关键窗口期。虽然目前市盈率(TTM)高达214倍、市销率约21.5倍,估值不低,但从其技术壁垒和行业卡位来看,高成长性仍具支撑。
当然也不能忽视风险。毛利率承压、经营性现金流下滑,都是需要持续跟踪的信号。我的看法是,这家公司已经走过了“概念期”,正在进入“业绩验证期”。如果后续能维持当前的盈利增速,并逐步改善营运效率,那么当前的估值溢价就并非空穴来风。对于投资者而言,与其纠结短期波动,不如关注它在下一代光子技术中的真实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