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商务部公告附件首次改用 WPS 格式” 的词条冲上微博热搜——在此之前,官方公告附件长期以Word或PDF格式呈现。这一细节看似微小,却是国产办公软件历经二十余年研发,从“备选工具”跃升至“官方标配”的里程碑。
当前,国产芯片的性能已逼近国际中高端水平。不过,软件层面仍存在挑战,适配不足、全链条协同优化滞后等问题依然困扰着用户体验。
“信息系统是‘从芯片、操作系统到数据库、应用软件及安全软件等一系列的完整链条’,软硬件协同优化是关键。”近日,诚迈科技董事长王继平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诚迈科技已实现“用软件优势补硬件适配短板,基本解决了用户最头疼的痛点”。
诚迈科技作为2006年成立、2017年于深交所上市的操作系统领军企业,不仅入选首批国家信创目录产品(统信操作系统),还在2024年推出信创硬件矩阵,成为行业“软硬件协同”的典型样本。
从办公软件国产化的信号意义,到信创系统适配的核心痛点,再到企业技术突破与未来规划,王继平以深耕行业十余年的视角,向时代周报记者拆解信创产业的破局路径。
需求转变: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谈及当前中美科技博弈的影响,王继平开门见山,语气中透露出紧迫感。当前,从国家层面的政策倾斜到关键行业对“自主可控”需求的激增,信创已从“可选项”转变为“必选项”。
对信创企业来说,这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一场“硬实力”的较量。“机遇在于,整个行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支持,信创的重视程度达到新高;但挑战也随之而来,我们必须迅速提升国产技术水平,甚至超越国外同类产品,才能真正摆脱‘被卡脖子’的困境。”王继平强调,信创企业需“争分夺秒”,全力推动产业做大做强。
对于商务部公告采用WPS格式这一事件,王继平将其视为“国产软件的一次重要正名”。他认为,这并非偶然,而是金山办公等国产办公软件数十年积累的必然结果。“现在国产办公软件的性能、功能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我认为这也意味着办公软件全面国产化的契机已经到来。”
更重要的是,WPS的突破为整个信创生态注入了信心。“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对我们其他信创产业也是一个鼓舞。它证明只要坚持研发、持续投入,总有一天我们的国产产品完全能赶超国外。”王继平说道。
协同破局:从“各做各的”到“协同优化”
尽管部分领域已实现突破,但信创系统的“整体适配”仍面临挑战。王继平指出,信息系统是“从芯片、操作系统到数据库、应用软件及安全软件等一系列的完整链条”,需各环节协同优化,一旦某一环“拉后腿”,其整体性能便会受影响——而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产业链各环节 “各做各的”导致的协同不足。
“单独看,国产芯片的速度已达到英特尔中高级水平,国产OS也接近 Windows 10 水准,但两者组合后,却常出现‘1+1<2’的情况。” 王继平以用户反馈为例,“很多人抱怨国产电脑‘开机慢、卡顿、死机’,但国外同类产品经过几十年打磨,这类问题已很少见。核心原因不是单一产品不行,而是硬件厂商与软件厂商的协作不够紧密,系统没有经过深度打磨。”
针对这一痛点,诚迈科技给出了“软硬件协同优化”的解决方案。2024年,依托公司自身在操作系统领域的技术积累,诚迈科技切入信创硬件领域,聚合“操作系统+芯片”的核心技术能力,推出首款诚迈高性能信创电脑P1系列,今年又推出了N1系列笔记本、S1系列服务器、L1系列打印机等为代表的多品类诚迈高性能信创产品矩阵,核心思路就是“用软件优势补硬件适配短板”。
“我们从元器件选型就开始严控质量,再针对每一款电脑定制操作系统,对底层进行专项优化,最后经过大量测试解决问题 —— 比如手机、汽车行业对‘稳定性’的严苛要求,我们都迁移到了信创电脑上。”王继平透露,目前诚迈信创电脑已实现“十秒内开机”,且长期使用不卡顿、不死机,“基本解决了用户最头疼的痛点”。
AI 赋能:从“能用”到“好用”
破局的同时,诚迈科技的创新并未止步。
针对新产品,王继平重点提及“AI融合”这一核心升级方向。“现在人工智能是全球浪潮,国务院提出‘AI+’战略,信创与AI结合是必然趋势——我们的第一步就是让AI在国产信创电脑、服务器上能用起来。”
据悉,诚迈科技参股公司统信软件的新款UOS已支持国内各类大模型,并开发了“AI+场景”的特色功能:“比如把AI和文件搜索、电子邮件、网页阅读结合,用户转写邮件、搜文件、总结网页内容时,能实现无缝衔接,不知不觉中享受到AI的便利。”在王继平看来,AI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提升国产操作系统“好用度”的关键——让用户从“能用”到“好用”再转向“爱用”。
此外,诚迈鸿志HongZOS桌面操作系统已完成与龙芯3A6000处理器的深度适配,并预装本地DeepSeek 7B模型,无需联网就能实现AI交互;硬件方面,信创电脑产品诚迈P1系列台式机也具备DeepSeek Al本地部署能力,为办公场景提供智能高效的解决方案。
当被问及信创产品的“国际化”前景时,王继平透露,诚迈科技已启动出海尝试。“我们的判断有两个:一是国产信创产品的功能正在快速追赶,技术上的出海条件正在成熟;二是‘一带一路’国家有与中国合作的意愿,对国产电子产品兴趣很高。目前我们已经和一些周边国家接触,正在进行实质性洽谈,也许不久后,在海外市场就能看到诚迈的信创产品。”
展望未来三到五年,王继平信心坚定,信创产业要获得更好的发展需要多方共同发力:一是行业层面“团结协作”,联合攻关解决技术瓶颈,做好产品优化;二是市场竞争“有序化”,拒绝价格战——“利润薄甚至无利润,会拖累整个行业的研发投入,不利于长期发展”。
信创产业的突围,从来不是某一家企业的 “独角戏”,而是全行业共同奔赴的 “攻坚战”。国产信创正在用一个个实践成果,回应着 “自主可控” 的时代命题。前路或许仍有挑战 —— 生态建设需要时间沉淀,技术突破需要持续投入,国际竞争需要更强底气,但正如王继平所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一定要坚定信心,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