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辰光参与设立的基金完成备案
太辰光刚刚披露了一项重要进展:其参与投资设立的国泰海通中际旭创科技股权投资基金(昆山)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已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私募投资基金备案,备案编码为SBKE21,备案日期为2025年11月27日。这家产业基金总规模达15亿元人民币,太辰光以自有资金出资1.5亿元,占基金总额的10%。该基金由国泰君安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担任管理人,联合包括中际旭创、昆山市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等多家机构共同发起。
此次基金设立早在2025年9月26日就已公告,目的是通过专业投资机构的力量,拓展公司在光通信、数据中心、汽车电子等产业链上的布局,实现战略协同。如今完成备案,意味着基金正式具备运作资格,后续将进入实质性的项目投资阶段。
背后不止是财务投资
看到这个消息时,我第一反应是:这不仅仅是太辰光的一笔财务投资,更像是一次战略卡位。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家基金的名字里就藏着关键线索——“中际旭创”。作为全球光模块领域的龙头企业,中际旭创不仅自身出资3.54亿元,更是此次基金的核心推动方之一。而太辰光作为国内陶瓷插芯和光器件的领先企业,与中际旭创在供应链和技术路线上本就存在协同可能。
在我看来,双方同台出资,更像是在构建一个产业生态圈。尤其是在CPO(共封装光学)、高速连接器等前沿方向加速落地的当下,上游材料、中游器件与下游模块厂商之间的整合正在加深。太辰光通过这次合作,不仅能获取潜在的投资回报,更重要的是能提前触达技术趋势和优质项目资源,增强自身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基本面强劲,动作频频
再看公司自身,基本面相当扎实。2025年前三季度,太辰光实现营收12.14亿元,同比增长32.58%;归母净利润达2.60亿元,同比大增78.55%。同时,公司还完成了对景德镇和川粉体19%股权的收购,即将实现全资控股,进一步强化纳米陶瓷粉体这一关键原材料的自主供应能力。
从市场表现来看,尽管今日股价微跌1.02%,报收106.40元,但近五日主力资金净流入超过6.2亿元,说明资金对其长期逻辑仍保持关注。当前股价处于布林带上轨附近,短期呈强势状态,但RSI与MACD暂无明显信号,属于温和上涨格局。
我怎么看?
说实话,我对这类“产融结合”的动作一直持积极态度,尤其是当它出自一家主业清晰、增长确定性高的公司。太辰光没有盲目跨界,而是围绕光通信主航道,一边夯实上游材料,一边通过产业基金链接生态资源。这种“内生+外延”双轮驱动的策略,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尤为关键。
当然,也要注意风险。比如基金投资周期较长,短期内难见收益;且当前股价已脱离底部区域,短期支撑位在86.02元,若市场情绪转冷,不排除回调可能。但总体而言,我认为太辰光正在下一盘比市场想象中更大的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