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24 19:23:40 股吧网页版
贝达药业去年营收近30亿元大关,凯美纳和贝美纳“并肩”主力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K图 300558_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朱艺艺杭州报道

  近日,创新药“老将”贝达药业(300558.SZ)交出了追赶中的2024年成绩单:去年营收同比增长17.74%至28.92亿元,接近30亿元大关,归母净利润4.03亿元,同比增长15.67%,扣非净利润4.10亿元,同比增长55.92%,扭转了此前“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此前的2021年-2023年,尽管贝达药业营收逐年增长,分别为22.46亿元、23.77亿元、24.56亿元,但归母净利润波动明显,分别为3.83亿元、1.45亿元、3.48亿元。

  目前,贝达药业手握5款肿瘤治疗领域的新药,包括公司首款创新药一代EGFR抑制剂盐酸埃克替尼(商品名:凯美纳®)、ALK抑制剂盐酸恩沙替尼胶囊(商品名:贝美纳®)、三代EGFR抑制剂甲磺酸贝福替尼(BPI-D0316,商品名:赛美纳®)、肾癌靶向药伏罗尼布片(CM082,商品名:伏美纳®),还有公司首个获批上市的大分子生物药贝伐珠单抗(商品名:贝安汀®)。

  除了这五款药品拓展市场份额,在4月23日的网上业绩说明会上,贝达药业管理层亦提到,“公司还有1款处于上市审评审批阶段的创新药以及20多个在研项目……”,借助后续管线储备,这家老牌创新药企能否延续此前的辉煌?

  两款产品“并肩”营收主力

  深耕肿瘤靶向治疗二十多年,贝达药业通过自主研发和战略合作,从手握单一产品到壮大至拥有5款产品组合。

  “目前,公司已实现五款新药上市销售。盐酸埃克替尼(凯美纳)、盐酸恩沙替尼胶囊(贝美纳)、甲磺酸贝福替尼(赛美纳)及伏罗尼布片(伏美纳)均属于国家医保目录协议期内谈判药品,生物类似物贝伐珠单抗(贝安汀)保留在国家医保乙类药品目录”,贝达药业管理层在近日的机构业绩电话交流会上指出。

  其中,作为国内首个获批用于早期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一代EGFR抑制剂,盐酸埃克替尼(凯美纳)于2011年6月上市之后,2017年2月被纳入医保,2016年至2020年持续放量,每年为公司带来超十亿元营收。

  2020年11月,贝达药业与Xcovery合作开发的新一代ALK抑制剂恩沙替尼(贝美纳)二线治疗适应症获批上市,是第一个用于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国产1类新药,并在一年后被纳入医保;随后在2022年3月,贝美纳一线治疗适应症也获批上市,并于2023年1月被纳入医保,实现了贝美纳对ALK阳性晚期适应症医保的全覆盖。

  2024年年报进一步提到,2024年12月,贝美纳一线适应症已获美国FDA批准上市,成为公司首个成功出海的产品,2025年初,其在EMA(欧洲药品管理局)新药上市申报程序也正式启动。

  尽管近几年,贝达药业不再单独披露每款产品的营收表现,但在市场人士分析看来,从2011年至2019年,贝达药业仅有凯美纳这款产品,但经过四年的“接力”,贝美纳已逐步放量,与凯美纳“并肩”公司的营收主力。

  根据中康开思系统等数据统计,凯美纳2023年在全国等级医院销售额超过14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在全国等级医院销售额约9.54亿元,以同比增速粗略推算,凯美纳2024年全年销售额预计在12-14亿元左右。

  此外,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贝美纳2024年全年销售额或预计接近8亿元。

  对于上述市场预测数据,贝达药业相关人士仅回应称,“目前不做产品收入的单列披露”,但公司曾在2024年半年报中提及,“凯美纳、贝美纳这两款药品销售额占公司同期主营业务收入10%以上” 。

  长城国瑞证券近日研报分析指出,“贝达药业多款产品进入商业化放量阶段,其中:埃克替尼上市多年以来,临床价值已得到充分验证;贝福替尼拥有三代EGFR-TKI最长mPFS,未来放量可期;恩沙替尼一二线治疗适应症已纳入医保,在研术后辅助治疗适应症打造差异化优势,出海进展顺利……”

  不过,需要看到的是,贝达药业核心产品所在的赛道,竞争正日趋白热化。

  由于肺癌容易发生转移,多数患者会产生耐药性,所以,在第一代、第二代EGFR靶向药之后,第三代EGFR靶向药成为市场主导。

  具体来看,贝达药业的埃克替尼(凯美纳)主要竞品包括阿斯利康的奥希替尼、豪森药业的阿美替尼、艾力斯(688578.SH)的伏美替尼等。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核心产品伏美替尼续约纳入医保后持续放量,带动艾力斯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76.29%至35.58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1.97%至14.30亿元。

  而贝达药业的另一款产品恩沙替尼(贝美纳)主要竞品包括辉瑞的克唑替尼、劳拉替尼、罗氏的阿来替尼、诺华的塞瑞替尼等。

  哪些管线储备?

  除了国内已获批上市的5款产品,贝达药业还有哪些管线储备?

  根据2024年年报披露,2024年5月,贝达药业自研的乳腺癌新药BPI-16350(酒石酸泰瑞西利胶囊,商品名:康美纳®)的上市申请获NMP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相关审评审批工作正在推进中。

  除了康美纳的后续上市留下想象空间,贝达药业透露,公司参股投资的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直接持有禾元生物7.47%股份)的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奥福民®)的新药上市申请正在审评审批中,禾元生物的IPO申报工作也在推进中。

  同时,2024年12月,公司战略合作企业杭州瑞普晨创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RGB-5088胰岛细胞注射液已经获批开展临床试验,这是我国首款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的多能干细胞药物。

  此外,在项目引进方面,贝达药业在网上业绩说明会上透露,“公司与EyePoint合作的EYP-1901项目,其Ⅱ期临床试验呈现了稳定的视力情况,并维持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公司的合作伙伴EYPT已主持推进Ⅲ期临床研究”。

  “目前,贝达药业拥有1 款处于上市审评审批阶段的创新药以及20多个在研项目……这些布局虽未直接反映在公司营收中,却为公司打开了跨领域增长的想象空间”,贝达药业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进一步表示。

  在研发端,贝达药业一直坚持高比例投入,2020年-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7.42亿元、8.61亿元、9.77亿元、10.02亿元、7.17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高达39.69%、38.32%、41.12%、40.80%、24.80%。

  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公司研发老将毛力教授的回归。

  就在2025年2月,贝达药业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聘任毛力教授担任公司研发总裁兼首席医学官,分管公司新药研发和医学临床研究等部门的工作。

  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毛力曾担任贝达药业资深副总裁兼首席医学官,并于2021年从贝达药业出走。

  此后,毛力先后担任过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首席医学官、赛生药业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研发总经理兼首席医学官等职务,直至2025年回归贝达药业。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