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芯博创董事及高管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37,811股,占总股本0.05%。这一消息于今日由公司正式披露,涉及人员包括董事兼总经理汤金宽、副总经理周蓉蓉以及财务总监PEH KOK THYE(彭国泰)。三人目前合计持有公司股份315,000股,持股比例为0.11%,此次减持计划源于“自身资金需求”,股份来源为限制性股票激励所得。减持将在公告发布后十五个交易日开启,持续至2026年3月14日,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
从具体数据来看,汤金宽拟减持最多,为72,187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2%;周蓉蓉与彭国泰各拟减持32,812股,分别占总股本0.01%。值得注意的是,三人均受“每年减持不超过持股总数25%”的规则约束,且不属于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因此本次减持不会导致控制权变动,也不会对公司治理和经营稳定性构成实质影响。
光通信赛道上的高增长明星
看到这则减持公告时,我第一反应是:在这个节点减持,多少有点让人意外。毕竟,长芯博创今年以来的表现堪称亮眼。最新股价报107.41元,单日涨幅达2.52%,成交额高达35.29亿元,市场热度可见一斑。更关键的是基本面——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接近18亿,同比增长超45%;归母净利润更是翻了近七倍,达到2.5亿元。这样的增速,在整个科技板块中都算得上突出。
公司在光通信领域的布局也极具前瞻性。作为华为在光分路器和DWDM器件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它深度绑定头部客户,同时还在推进800G硅光模块、CPO技术以及高速有源铜缆的研发测试,踩准了AI算力爆发下的数据中心升级节奏。再加上F5G、共封装光学等概念加持,资本市场的关注度自然水涨船高。
减持背后的理性解读
说实话,我对这次减持并不感到悲观。首先,减持比例仅0.05%,绝对数量也不大,对二级市场流动性冲击有限。其次,股份来自股权激励,属于正常兑现行为。高管在公司价值提升后适度套现一部分用于个人资金安排,只要合规透明,完全可以理解。
而且,三位高管仍将继续持有大部分股份,说明他们对公司长期发展仍有信心。如果真是看空未来,完全可以选择更大比例甚至清仓式退出,但他们没有这么做。
在我看来,与其把这看作利空信号,不如视为一次正常的市场化行为。尤其是在当前股价处于相对高位的背景下,监管层也鼓励董监高通过合规渠道进行有序减持,避免“一次性抛售”带来的剧烈波动。
真正值得关注的,还是长芯博创能否持续兑现其技术迭代能力,在800G及CPO领域真正实现量产突破,并进一步拓展海外和非华为客户以降低依赖风险。这才是决定它能否从“热门概念股”蜕变为“全球光器件龙头”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