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苏奥传感(300507.SZ)5月6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李宏庆与中创新航(03931.HK)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及《表决权放弃协议》。本次协议转让及表决权放弃完成后,中创新航将取得苏奥传感控制权,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公开资料显示,苏奥传感是国内知名汽车传感器生产厂家之一。目前,公司产品矩阵涵盖传感器及配件、燃油系统附件、新能源部件、汽车内饰件四大核心板块,控股子公司博耐尔专注于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
中创新航作为国内最早布局动力电池的企业之一,也是在该领域增长最快的企业之一,先后承担了包括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内的数十项国家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据介绍,其全球首创的高能量密度电池系统不起火技术及产品,重新定义锂电安全标准。目前,中创新航在新能源车市场、储能市场、船舶市场等领域均展现了强劲实力。数据显示,2024年,中创新航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全球第四、国内第三方动力电池市场排名第二;储能电芯出货量全球第五,储能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2024年4月,《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鼓励上市公司聚焦主业,综合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方式提高发展质量。
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为产业发展积蓄创新要素,将推动现有产业升级。此次中创新航拟收购苏奥传感控制权,则是顺应政策导向,为双方协同发展蓄力。
据了解,苏奥传感及中创新航业务线交集虽不多,但此次交易是双方基于自身行业资源和优势的有利结合。近年来,苏奥传感采取“燃油车+新能源”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在燃油车零部件市场,苏奥传感保持较高市占率,具备行业竞争优势;在新能源市场,公司也取得积极进展。目前,燃油车零部件市场的竞争虽然不如新能源汽车市场激烈且毛利率相对较高,但该市场增速在放缓;同时,在“双碳”战略加速落地的政策背景下,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也在快速转向新能源汽车。
近年来,国内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逐步在加大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入。年报显示,苏奥传感新能源部件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102.84%,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超过15%。但以现有资源,苏奥传感要实现从传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向新能源赛道供应商转型将面临不少难题。例如,由于缺乏充足的客户资源导致市场拓展进度较慢,从而失去更多市场机会。苏奥传感称,如果通过自身对外并购或者产业整合,或将面临更多潜在的不可控风险。
苏奥传感介绍,公司的传感器、热管理系统、新能源结构件及链接件,无论在动力电池还是储能领域均有应用。此次与中创新航合作,将有利于双方在各自领域协同发展,进一步打开新的增长空间;同时,也将为苏奥传感培育“第二增长曲线”赢得战略缓冲期。
中创新航表示,此次合作是基于对苏奥传感主营业务内在价值及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有利于落实发展战略。中创新航将充分发挥自身在新能源及汽车产业链等方面的资源和优势,为苏奥传感业务发展赋能,进一步提升双方公司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