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广州市高端装备产业供需对接会(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专场)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广州市“机器人+”应用场景需求清单》在会上发布。70家多元化装备用户以及150家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上下游供应商进行供需对接。

发布仪式。
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是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的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中发展势头较为强劲、支撑作用较为突出的新兴支柱产业。目前,广州已培育广州数控、昊志机电、蓝海机器人、明珞装备、瑞松智能等一批国内先进的自主品牌机器人本体、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商企业,产业创新力与影响力方面位于全国前列。2024年,广州市工业机器人产量2万套,同比增长33%;服务机器人产量9万套,同比增长22%。
对接会上,来自教育、医疗、园林建筑等领域的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事业医院、大型企业先后发布了对于机器人、智能成套装备以及精密仪器的采购需求,8家供应企业进行路演产品展示推介。
“从以前替代高强度劳动到现在可以执行复杂工序,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其实在不断拓展和深化。”广州广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吴宾表示,此次对接会希望寻找与巡检、安防、导览、讲解及清洁等领域的机器人企业的合作机会,以满足企业智慧城市和智慧园区领域的业务需求。
广东省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会长吴智恒表示,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广州市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技术迭代加快,优质产品不断涌现。此次对接会聚焦智能装备与机器人领域,为智能装备企业带来教育、医疗、能源、城市建设等领域的新资源。这些市场新机遇也是企业平时单打独斗难以接触到的,极大地拓宽了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的应用场景。
“我们过去主要专注于工业和电网领域,今天活动上园林公园单位提出日常运维方面的需求,这是之前我们未曾考虑过的。”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要武表示,机器人、物联网的应用在技术层面是相通的,目前企业已经具备成熟解决方案,接下来希望将现有的技术和服务应用于更多场景。

对接会现场。
会上还发布了《广州市“机器人+”应用场景需求清单》。清单围绕公共场所服务、巡检/安检、制造流程、物流/搬运/配送、医疗/康养、清洁、其他类型等7类智能机器人的80项典型应用场景,梳理自政府部门、高校、科研单位以及龙头企业提出的难点问题和迫切需求,覆盖了医院、公园、地铁、园区、图书馆、博物馆等场所,为机器人产业场景加速落地提供了“精准切口”。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方面表示,下一步,广州将按照“应用牵引、整机带动、软硬协同、生态培育”的路径,加快出台具身智能产业政策,积极打造“品牌赛+训练场+展示中心+专业展会”等系列平台,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场景供需对接,切实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