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公募基金三季报陆续披露,一批业绩表现亮眼的“翻倍基”最新持仓和投资策略开始浮出水面。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0月28日,全市场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超过100%的基金产品已达60只,其中永赢科技智选A以223.81%的净值增长率暂居榜首,中欧数字经济A、红土创新新兴产业等产品净值增长率也超过140%。
从已披露的三季报来看,这些绩优基金多聚焦于科技创新领域,并在人工智能、半导体、云计算等细分方向上保持了较高的配置集中度。多位基金经理在三季报中表示,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正进入商业化加速阶段,他们持续看好科技成长板块的中长期投资机会。
作为今年以来表现最为突出的产品,永赢科技智选基金在第三季度继续保持对光通信(CPO)、印刷电路板(PCB)等云计算产业链的高仓位布局。该产品基金经理任桀分析称:“最近几个月,AI(人工智能)模型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全球旗舰模型正在通过不降价、限流、降规等方式进行实质性‘提价’,甚至可能调整商业模式,而Token(令牌)数量保持100%的季度环比增长,算力投入保持10%—20%的季度环比增长,这意味着AI模型的价值模型明显优化。”
具体来看,永赢科技智选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全部集中于通信和电子行业,包括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等光模块龙头,以及深南电路、沪电股份等电子企业,显示对算力产业链坚定看好的判断。
除聚焦A股科技主线的产品外,部分基金通过差异化策略获取超额收益。如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作为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重点配置港股市场。截至10月28日,该产品年内净值增长率达123.37%,在“翻倍基”中表现突出。
从投资类型看,业绩领先的产品多属于偏股混合型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显示主动管理在捕捉结构性机会中的优势。其中,红土创新新兴产业、交银优择回报A等灵活配置型产品,通过灵活的仓位调整,在保持高收益的同时也展现出较好的风险控制能力。
对于后市,基金经理们普遍认为科技成长板块仍具备投资机会。任桀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模型和算力架构的深度匹配,计算、通信、存储的配置方案变得丰富,将带来更多产业链机会。而对于CPO和PCB行业,2027年有望成为新技术交汇的大年,CPO、OCS(光学电路交换)、Scale-up(纵向扩展)的光方案等技术有望进入落地期。
中欧数字经济A的亮眼业绩表现同样源于对AI产业链的深度布局。该产品基金经理冯炉丹在三季报中表示,基金持续聚焦AI基础设施、智能机器人与智能驾驶、AI应用、端侧AI及国产AI产业链等五大核心投资方向,并维持较高仓位运作。
随着三季报的持续披露,这些“翻倍基”的最新调仓路径与后市策略将更加清晰。华北地区某公募机构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尽管部分板块估值已不便宜,但在产业趋势明确的背景下,科技成长板块仍可能是四季度获取超额收益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