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前三季度每股收益6.82元(上下不差0.3元)去年三季度每个收益1.66元(除权后),公司报表显示是2.33元。
按2025年5月10转4除权后计算,新易盛2025年前三季度每股收益(EPS)同比暴增311%,从2024年的1.66元跃升至6.82元。以下是关键细节解析:
一、核心数据与计算逻辑
1. 净利润:2025年前三季度预测净利润约67.92亿元(上半年39.42亿元 + 高盛预测三季度28.5亿元),同比2024年的16.46亿元增长288.6%。
2. 股本调整:2025年5月实施10转4后,总股本从7.09亿股增至9.93亿股,需对2024年数据进行追溯调整,调整后2024年股本为9.93亿股 。
二、关键驱动因素
1. AI算力需求爆发:全球800G/1.6T光模块需求激增,新易盛作为英伟达核心供应商,2025年三季度800G出货量达140万个,毛利率高达49.5%。
2. 成本优势显著:泰国工厂投产后,关税成本降低15%-20%,叠加集中采购策略,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15.8个百分点至48.66%。
3. 产品结构升级:1.6T光模块小批量交付进度领先同行半年,单只售价约1.2万美元,毛利率超50%,成为新增长极。
三、风险与变量提示
1. 预测数据依赖:上述净利润为高盛预测值,实际数据需以10月30日披露的三季报为准。若三季度净利润低于28.5亿元,增速可能下修。
2. 股本稀释风险:2025年7月股权激励新增0.0293亿股,总股本增至9.9593亿股,可能小幅拉低EPS至6.81元。
3. 竞争加剧压力:中际旭创1.6T产能爬坡更快,预计2025年出货量达300万只,可能挤压新易盛市场份额 。
四、历史对比与行业地位
- 与自身对比:2024年除权后EPS为1.66元,2025年增速远超同期,主要受益于AI需求爆发与产能释放。
- 与同行对比:中际旭创2025年预测除权后EPS约8.5元(净利润85亿元/总股本10亿股),新易盛仍有差距,但增速领先。
综上,按除权后计算,新易盛2025年前三季度EPS同比增长311%,核心逻辑是AI算力需求驱动下的量利齐升,但需警惕行业竞争与数据验证风险。只做分析不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