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5月8日) 市场全天低开高走,创业板指领涨, 两市全天成交额1.29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749亿。截至收盘,沪指涨0.28%,深成指涨0.93%,创业板指涨1.65%。
板块方面,军工、铜缆高速连接、脑机接口、CPO等板块涨幅居前,PEEK材料、农业、化肥、黄金等板块跌幅居前。

01
机构:成长板块有望获市场青睐
周四上证指数低开高走,持续在3300点上方运行,从日内分时看,小票表现远强于大票。两市3800多股上涨,赚钱效应不错。有市场观点认为,后续关注量能能否持续温和放大。

东莞证券认为,短期市场或将继续呈现震荡格局,但风险偏好已显现边际改善迹象,整体指数层面的风险仍处于可控范围之内。同时,尽管外部宏观环境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我国自主科技实力持续提升的长期趋势依然稳固,有望引导市场风格阶段性转向成长板块。此外,随着业绩验证期结束,前期压制小盘成长股表现的因素逐渐消退,科技领域后续景气度线索逐步得到强化,成长性板块有望获得市场青睐。
02
光模块三巨头大涨
周四AI硬件端迎来久违大涨,光模块三巨头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收盘分别上涨超14.60%、11.36%与7.3%。上述三股最新股东户数合计为39.58万户。


03
“总龙头”尾盘直线拉升
三巨头的突发暴涨导火索被认为与隔夜美股AI硬件总龙头英伟达尾盘拉升有关,5月7日当地时间英伟达突尾盘然直线拉升,收盘涨超3%。

消息面上,据第一财经,当地时间5月7日,美国商务部发言人称,特朗普政府计划撤销并修改拜登时期限制先进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的一项规则。
美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拜登时期的人工智能规定过于复杂,官僚主义严重,将阻碍美国的创新。我们将用一项更简单的规则取而代之,以释放美国的创新潜力,并确保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主导地位。”
这一表态与近日英伟达就芯片出口相关问题的回应不谋而合。上周,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华盛顿与美国议员会面后被问及关于新规则的问题时表示,他希望特朗普政府修改与美国出口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的法规,以便企业更好地利用未来科技所带来的机遇。
“中国拥有全球一半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在人工智能堆栈的各个层面都拥有高水平的人工智能专家。”黄仁勋不久前表示。他还称,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并不落后于美国,实际上两国“已经非常接近”。
除了英伟达,AMD近日也强调了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的潜力。AMD公司CEO苏姿丰在5月6日公司财报发布后表示,中国是半导体和人工智能行业的“巨大机遇”。
04
大厂资本开支打消市场疑虑
此外谷歌等大厂在AI领域的开支也打消了市场对于AI硬件需求的疑虑。
据每日经济新闻,海外主要云厂商公布2025年1-3月季报,总计Capex(资本支出)约765.4亿美元,同比增加64%。
其中,4月24日,谷歌发布2025Q1财报,2025Q1资本开支为172亿美元,同比增长43%,并维持全年750亿美元资本开支指引不变,公司表示谷歌AI工具的用户量大幅增长。海外云厂商资本开支预期修复,光模块等算力子板块估值预期有望修复。
中际旭创高管近日在业绩说明会上也表示,从客户的资本开支和光模块需求判断,今年和明年海外与国内算力需求仍在持续,暂未看到放缓迹象。据介绍,公司预计2025年主要以来自1.6T/800G/400G的收入为主,在手订单充足。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发布的AI供应链产业报告中指出,CPO具备AI数据中心的传输潜力,预估2023年至2030年期间,其市场规模将从800万美元激增至93亿美元——7年千倍的成长空间,年复合成长率高达172%。
此外华西证券指出,海外厂商 AI 领域资本开支维持高增,国内科技产业也处于向上突破的关键节点,AI + 有望成为 5 月重要主线,CPO 作为与 AI 紧密相关的领域,有望受益于这一趋势。
05
磁悬浮压缩机涨停潮
而AI硬件端的炒作也扩散到了AI数据中心的制冷领域。
周四(5月8日)AI概念继续活跃,磁悬浮压缩机方向强势,磁谷科技、鑫磊股份20CM涨停,山东章鼓、联德股份、联合精密、百达精工等多股涨停。

据澎湃新闻,日前,丹佛斯磁悬浮压缩机业务总裁Rogerio Salhab Federici表示,随着数字经济、“东数西算”工程及“双碳”战略的全面推进,中国数据中心发展势头强劲。未来三年,中国数据中心对磁悬浮压缩机的需求至少翻倍。
丹佛斯是丹麦最大的工业集团,也是全球无油压缩机制造商及技术先驱,旗下品牌Turbocor早在1995年就成功试制出全球第一台磁悬浮制冷剂压缩机原型机。
Federici表示,2024年丹佛斯Turbocor在中国的数据中心相关业务增长了三倍,今年预计增速为50%左右。
压缩机被视为数据中心制冷系统的“心脏”,其性能影响整个系统的能效。据Federici介绍,“能效提升是磁悬浮技术的核心突破点。”
据《数据中心综合能耗及其灵活性预测报告》,到2030年,我国数据中心总用电量约为5257.6亿千瓦时,用电量将占到全社会总用电量的4.8%。在数据中心能耗占比中,制冷系统占比达到20%以上,是数据中心能源消耗占比较高的部分。
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