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穆砚
4月20日晚间,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自科技”或“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9.09亿元,同比下降19.39%;归属净利润为-3.93亿元,同比亏损扩大118.61%;扣非净利润为-4.19亿元,同比下降114.53%。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华自科技在年报中称,业绩变动主要受以下原因影响:近几年公司大项目承接能力不断加强,部分项目周期长,短期内尚无法验收确认,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同时,由于新能源(光伏、锂电设备等)行业竞争激烈,毛利率不同程度下降,导致经营亏损;公司于2021年起率先响应,在湖南省内投建储能电站,后因储能电芯价格变动,建设成本远高于目前,叠加省内新型储能电站供给增多,容量租赁竞争激烈,导致公司投建的储能电站亏损;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基于谨慎原则,公司对储能电站及子公司商誉资产组计提减值准备。
综观华自科技2024年年报,公司全年营收同比下滑近两成,净利润亏损扩大至约3.93亿元。从业务结构看,新能源设备及系统贡献超七成营收,但该板块收入同比收缩,成为拖累业绩的主因。核心矛盾在于长周期项目交付延迟与行业价格战的双重夹击:公司近年承接的大型项目因验收周期延长无法及时确认收入,叠加光伏、锂电设备领域竞争白热化,产品毛利率同比下滑,进一步削弱盈利空间。
更具杀伤力的亏损源来自战略布局的“后坐力”。2021年在湖南投建的储能电站因电芯价格波动、建设成本高企及区域产能过剩,陷入租赁价格战,形成持续性亏损。基于会计谨慎性原则,公司对该资产组计提减值准备,与子公司商誉减值共同构成业绩“黑洞”。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销售、管理及研发费用同比微降,但财务费用因本期银行贷款增加,同比激增超35%,暴露出债务成本攀升的压力。
华自科技在年报中特别提示了应收账款增长风险。报告期末应收账款余额121,280.94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9.40%。随着公司业务增长,公司应收账款也将随之提高,若欠款不能及时收回,较高的应收账款可能引致资产流动性风险。对此,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应收账款的过程管理,动态评估客户风险状况,并运用法律保护、金融工具等手段加大应收账款的回收,同时将绩效考核与客户回款密切挂钩,降低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