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智科技刚刚抛出一份重磅激励计划——2025年第二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正式亮相。这份计划拟向不超过430名核心人员授予总计不超过835万股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6.07%,授予价格定在21.02元/股。消息一出,市场反应积极,今日股价上涨2.42%,报收40.15元,成交额超5100万元。
这次激励覆盖范围明确:包括董事、高管以及子公司核心骨干,但排除了独立董事、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及其亲属,完全符合创业板监管要求。股票来源为二级市场回购或定向增发,不设预留权益。整个计划有效期最长不超过38个月,归属期安排合理,首次归属日与授予日间隔不少于12个月,确保激励长期性。与此同时,公司强调所有在有效期内的股权激励涉及的股份总数未超过总股本的20%,单一激励对象获授比例也未超标,合规性清晰。
从公开资料来看,光智科技虽未被列为主营OLED的代表性企业(如京东方、深天马等),但其近期频繁推出股权激励,尤其是2024年已有股票期权计划、2025年内再次推出两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说明公司在系统性地构建人才绑定机制。这背后透露出一个信号:公司正处于关键发展阶段,亟需稳定核心团队、激发组织活力。
我认为,这一轮激励不是简单的“发奖金”,而是一次战略性的利益重构。 光智科技选择以第二类限制性股票作为工具,意味着激励对象需要在未来满足业绩考核后才能逐步获得股份,这种“先承诺、后兑现”的模式更有利于将员工利益与公司中长期发展挂钩。尤其是在当前科技制造领域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留住技术与管理人才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激励价格为21.02元/股,而当前市价已达到40.15元,相当于半价授予,具备较强吸引力。虽然短期内可能带来一定的股份支付费用压力,但从长远看,若能通过激励撬动更高的经营效率和创新能力,这笔投入是值得的。
当然,我也保持一点审慎态度——激励计划本身只是制度设计,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后续的业绩考核指标是否科学、执行是否严格。目前公告中尚未披露具体的归属业绩条件,这是我接下来会重点关注的部分。
总的来说,光智科技这一手牌打得稳且准。在一个显示技术加速迭代的时代,企业的竞争力最终落在“人”上。这场面向核心员工的股权激励,或许正是它悄然蓄力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