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A股“达链”概念股开盘大跌,胜宏科技、景旺电子、世运电路、新易盛等盘中一度跌超7%,工业富联、中际旭创等盘中跌幅超过6%。截至收盘,尽管大盘再度站上4000点,“达链”个股仍有多只跌幅超过4%。

AI算力板块为何集体大跌?梳理时间线及相关事件,这背后或是机构担心AI泡沫、谷歌发布AI芯片、开源模型冲击等多重因素交织,从而引发市场恐慌情绪。
“大空头”做空英伟达或是本次AI算力概念股大跌的最初触发因素。
11月3日,迈克尔·巴里执掌的Scion资产管理公司罕见地提前两周在SEC披露了三季度13F报告。报告显示,基金对Palantir和英伟达分别建立了9.12亿美元、1.86亿美元的看跌期权,二者合计占基金资产总值的80%。
“有时,我们会看到泡沫。”迈克尔·巴里在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帖,引用了电影《大空头》角色的图片。
市场信息显示,11月3日起,英伟达股价接连下跌。

事实上,随着北美四大云厂宣布的资本支出持续增长、英伟达市值不断高涨,市场开始担心AI行业泡沫,机构观点出现显著分歧。
11月5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金融稳定评估报告中警告称,一些股市的估值相对较高,尤其是科技和人工智能板块;并表示一旦对未来回报的乐观情绪减弱,市场可能会出现大幅回调。
而早在今年3月底,高盛就发布了下调算力服务器销量预期的报告。高盛将2025年及2026年机架级AI服务器(Rack-level AI Server)预计出货量分别从3.1万台和6.6万台下调至1.9万台和5.7万台(以144-GPU等效计算)。
这一调整主要源于产品过渡期影响以及供需的不确定性。高盛认为,虽然2025年第二季度对ODM/散热供应链来说将是强劲的季度,但其对全年出货量持更为保守的态度,并预计产品转型期可能在第三季度再次对出货量造成影响。
彼时,高盛报告引发市场异动,英伟达、胜宏科技等股价出现显著下跌。

而近日,谷歌即将发布“最强AI芯片”,或成为新的做空英伟达及其产业链的力量。多家机构认为,谷歌所在的AI推理芯片的市场前景远大于英伟达所在的AI训练芯片市场。
11月6日,据CNBC(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谷歌第七代张量处理单元(TPU)Ironwood将在未来几周内面向公众市场,此前该芯片已于4月推出供测试和部署。该芯片可将多达9216颗芯片连接至单个集群,谷歌称其消除了“最苛刻模型的数据瓶颈”,并让客户能够“运行和扩展现存最大、最数据密集型的模型”。
谷歌的TPU芯片是典型的ASIC AI芯片,专为人工智能任务定制、针对大模型推理市场,相较于通用GPU芯片具有更高的性能和能效比。
根据麦肯锡报告,全球AI推理市场规模预计在2028年将达15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40%,增速远高于训练市场的20%。
事实上,行业巨头早已打响“AI推理芯片战争”。除了谷歌,国外的Meta、亚马逊,国内的寒武纪、云天励飞、华为等纷纷推出面向AI推理市场的AI推理芯片。
此外,有消息显示,Kimi近日发布Kimi K2 Thinking也再度引发市场对于算力需求的担忧。这恰如今年1月底DeepSeek发布R1模型的情形,市场担忧大模型会降低对高端算力硬件的依赖,从而削弱算力产业链公司的盈利预期,从而导致板块大跌。
公开资料显示,Kimi K2 Thinking是基于“模型即Agent”理念训练的新一代Thinking Agent,它原生掌握“边思考,边使用工具”的能力,无需人类干预,即可自主实现高达300轮的工具调用和持续稳定的多轮思考能力,从而帮助用户解决更复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