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农芯创刚刚交出了一份“增收不增利”的成绩单,瞬间引发市场关注。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4亿元,同比大增59.90%,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为3.59亿元,同比下降1.36%。更值得注意的是,扣非净利润下滑幅度更大,达到15.29%。单看第三季度,营收92.76亿元,同比增长6.58%,但净利润2.02亿元,同比下滑3.11%。这一组数据背后,藏着这家公司表面风光、内里承压的真实写照。
从业务节奏来看,香农芯创的营收增长主要集中在上半年,尤其是前两个季度的高歌猛进,才拉高了整体营收增速。而三季度增速明显放缓至个位数,说明当前的增长动能正在减弱。与此同时,利润持续被压缩,反映出公司在成本控制、毛利率或费用支出方面可能面临压力。虽然公告中没有具体解释利润下滑原因,但从扣非净利润降幅远超净利润这一点来看,公司的非经常性收益(比如投资收益、政府补贴等)可能在支撑利润,主业盈利能力其实更为疲软。
激励计划落地,释放长期信号
就在发布财报前一天,香农芯创还披露了一则关于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公告: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条件已达成,涉及21名激励对象,拟归属111.2万股。这说明公司正在稳步推进股权激励,且业绩考核目标至少达到了触发值水平。根据激励计划中的设定,2025年公司层面的营收考核目标为174亿元(目标值),触发值为138亿元——而前三季度已实现264亿元,远超全年目标。这意味着,即便四季度收入持平甚至下滑,年度营收也早已达标。
但我认为,不能因此就乐观看待这份业绩。营收大幅超过考核门槛,可能是并表因素或阶段性订单集中释放所致,并不代表可持续的内生增长。而利润下滑恰恰提醒我们,规模扩张的背后,可能是低毛利业务占比上升,或是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战。
站在我的视角看,香农芯创目前的状态像是“用收入换份额”。在半导体分销和产品板块快速扩张的过程中,牺牲了部分盈利质量。虽然短期通过规模效应提升了市场地位,但如果不能尽快改善净利率水平,投资者的信心很难持续支撑股价上行——毕竟,现在股价已经来到107.71元,涨幅不小,估值对基本面的要求也会更高。
总的来说,这份财报是典型的“喜中有忧”。营收亮眼值得肯定,但利润下滑不容忽视。接下来的关键,是看公司在2025年第四季度能否实现利润率企稳甚至回升,以及明年能否将收入增长转化为真正的盈利弹性。否则,当前的高估值可能会面临修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