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美国加密货币概念股大涨的核心原因
1. 比特币价格突破历史新高与市场信心提振
比特币价格于2025年4月22日首次突破9万美元大关,带动市场情绪高涨。今日早上触及94000美元。作为加密货币市场的风向标,比特币的上涨直接刺激了美股相关概念股的集体上涨,例如TeraWulf(涨幅超12%)、CleanSpark(涨超10%)等。此轮行情还受到日本上市公司Metaplanet大规模增持比特币的推动,其“亚洲版MicroStrategy”策略引发全球机构对加密资产的配置需求。
2. 政策与宏观经济双重驱动
- 美国战略储备政策:特朗普政府将比特币、以太坊等五种加密货币纳入国家战略储备,并通过白宫加密货币峰会推动公链(如XRP、SOL)作为金融基础设施标准,释放长期政策利好。
- 美元疲软与降息预期:美元指数跌至三年低点,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资金加速流向比特币等抗通胀资产。
- 关税战催化去美元化需求:美国对华加征54%关税(叠加至145%),推动跨境结算体系转向数字人民币等替代方案,间接提升加密货币的避险属性。
3. 机构资金与流动性注入
比特币现货ETF持续吸金(如贝莱德IBIT单日增持455枚比特币),叠加MicroStrategy等企业增持,加剧了比特币的流动性紧缩和“机构控盘”效应。同时,美股科技股反弹与加密货币相关性降低,吸引更多风险偏好资金流入。
国家力推人民币跨境结算及关税战对四方精创的积极影响
1. 数字货币技术需求爆发式增长
四方精创作为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项目的核心技术支持方,深度参与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系统开发。随着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其自主研发的混合区块链系统(解决高并发交易问题)在跨境支付场景的应用需求激增,尤其在东盟、中东等地区试点规模扩大。例如,其与香港金管局合作的“数字港元-人民币”双币支付体系已处理超500亿港元交易。
2. 关税战加速数字人民币国际化落地
- 规避美元依赖:美国关税战导致传统跨境结算成本激增,四方精创主导的SDRC系统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货权-资金-物流”三链合一,将结算周期从数天缩短至4小时,成本降低60%以上,已在中新新能源汽车贸易中应用。
- 政策协同效应:中国联合“一带一路”国家推进数字人民币互认协议,四方精创在17国接入的跨境结算网络中占据技术主导地位,直接受益于政策驱动的市场份额扩张。
3. 金融IT系统升级与区域战略红利
- 粤港澳大湾区机遇:四方精创通过香港子公司深化与港澳银行的合作,为其提供分布式核心系统改造服务,满足新政策下银行卡业务合规需求(如反洗钱模块开发)。
- 全球支付网络建设:公司参与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计划2025年与30国央行系统直连,技术壁垒(如120项区块链专利)进一步巩固其行业地位。
4. 市场信心与资金关注度提升
尽管四方精创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16%,但其在数字货币领域的先发优势吸引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6572万元,换手率高达31.82%,游资交易活跃推升短期流动性溢价。同时,高盛等机构参投定增,反映市场对其技术落地的长期信心。
总之,四方精创短期受益于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政策红利,昨日北向资金疯狂买入也是基于这个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