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微电子突然出手,6000万元布局光刻机整机赛道!这家原本以MEMS代工为核心的半导体企业,正悄然向设备端延伸。更关键的是,标的公司芯东来虽成立仅两年,却宣称具备成熟制程光刻机的自研与量产能力——在当前国产替代加速的大背景下,这一动作绝非简单财务投资,而是**极具战略意图的关键落子**。
交易结构清晰,估值合理
根据公告,赛微电子拟使用自有资金不超过6000万元,受让芯东来原股东海南依迈、智能传感产业基金、浔元投资、海创智能装备合计持有的约11%股权,对应芯东来整体估值不超过5.2亿元。这笔交易完成后,芯东来将成为赛微电子的参股子公司。从资金来源看,此次投资属于公司此前董事会批准的7000万美元证券投资额度内的一环,不涉及募集资金或信贷资金,风险相对可控。
芯东来:低调但不容小觑的新势力
芯东来成立于2023年,专注于光刻机整机领域,业务分为两大板块:一是对现有光刻机进行再造升级,提供整套解决方案;二是自主研发新型光刻机并实现量产。值得注意的是,其公开表述中强调“具备成熟工艺制程光刻机自研和量产能力”,这意味着它并非停留在理论或样机阶段,而是已有实际交付和运行的能力。虽然目前尚无更多技术细节披露,但在国内光刻机产业链仍处于攻坚期的当下,任何具备整机集成能力的企业都值得高度关注。
我们观察到,赛微电子自身虽未涉足光刻机制造,但作为MEMS晶圆代工厂商,其北京FAB3产线长期依赖进口设备,尤其是高端光刻机。因此,投资芯东来既可视为对上游设备供应链的战略卡位,也可能是为未来设备国产化替代提前布局。此外,赛微电子此前已实现MEMS-OCS(微镜光开关)的量产,该器件可用于光刻系统的精密控制,这与其在光学、微机械领域的积累形成潜在协同。
产业信号强烈,后续动向需紧盯
此次投资金额虽不大,但释放出明确信号:具备产业化潜力的半导体设备初创企业正在获得产业链龙头的关注与支持。考虑到当前国家对半导体设备自主可控的高度重视,这类“产业资本+技术新锐”的组合模式可能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趋势。下一步值得重点关注的是,芯东来的具体技术路线、客户验证进展以及是否会有更多战略投资者进入。对于市场而言,这不仅是一次股权投资,更可能是国产光刻机生态链加速整合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