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微电子刚刚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三季度成绩单。这家MEMS芯片代工龙头在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了15.76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高达1438.05%,成功实现扭亏为盈。然而细看财报数据,这份亮眼业绩背后隐藏着值得深思的经营状况。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7.37%至6.82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收更是大幅下滑59.17%至1.12亿元。这种营收下滑与净利润暴增的强烈反差,显然不是来自主营业务的改善。数据显示,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仍为亏损2.54亿元,且亏损额较上年同期的1.27亿元有所扩大。
从现金流角度看,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仅为2143.1万元,同比大幅下降88.17%,这与巨额净利润形成鲜明对比。与此同时,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达到11.2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13亿元实现大幅逆转,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也同比增加3.96亿元至5.07亿元。
资产结构方面出现显著变化。截至三季度末,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较上年末激增310.6%,占总资产比重上升18.46个百分点;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增加268.66%,占总资产比重上升16.68个百分点。与之相对,固定资产较上年末减少35.35%,商誉较上年末减少73.3%。
这些财务数据的变化指向一个可能性:公司可能通过资产处置或投资活动获得了大额非经常性收益。考虑到公司作为全球MEMS纯代工龙头的技术背景和产业地位,这种一次性的利润增长能否持续值得关注。
股东结构方面,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下降1.818个百分点至6.928%,仍为公司第一大流通股东。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上升1.469个百分点至2.872%。新进股东傅钦龙、马鞍山郑蒲港新区综合保税区投资有限公司和吕银用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从估值指标看,以10月27日收盘价计算,公司市盈率约为11.68倍,市净率约2.62倍,市销率约16.76倍。在当前半导体行业周期背景下,这样的估值水平需要结合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来评估。
作为在全球MEMS纯代工领域连续多年排名第一的企业,赛微电子确实拥有扎实的技术积累和行业地位。但这份三季报所展现的业绩增长质量,以及主营业务持续亏损的状况,让人对其长期发展路径产生思考。在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的大背景下,市场更期待看到的是公司核心业务竞争力的实质性提升,而非依赖非经常性收益的短期业绩波动。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