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亿纬锂能和欣旺达均通过子公司实现了电池生产线设备的自主供应,以下是具体情况:
一、欣旺达:子公司直接提供全链条设备
欣旺达通过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欣旺达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实现设备自主研发与生产。根据公司官网披露 ,该子公司专注于电池相关设备的研发与设计,产品覆盖消费类电子锂电池电芯产线、动力电池电芯/模组/PACK产线及配套的激光焊接设备、视觉系统和MES控制软件。例如:
- 智能制造灯塔工厂:运用数字孪生、5G、物联网等技术,自主开发动力电池电芯、模组及电池包生产线,构建了自动化生产基础 。
- 核心设备能力:开发的激光焊接设备和整线集成技术已应用于公司内部产线,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一致性。例如,其自主研发的高速软包电池组装线可实现每分钟数百个电芯的生产。
此外,欣旺达智能制造研究院还通过数字化孪生模型优化产线设计,进一步强化了设备的智能化水平 。
二、亿纬锂能:子公司聚焦关键环节设备制造
亿纬锂能通过全资子公司惠州金源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原惠州金源精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实现设备自给。根据公开信息 :
1. 历史贡献:2023年,金源自动化为亿纬锂能荆门基地第十四工厂制造了大圆柱电池自动组装线,整线设备8天完成安装调试,支持4小时出良品,推动了大圆柱电池的规模化量产。
2. 当前业务:2025年,金源智能机器人仍在为集团提供设备定制服务。例如,其与控股股东亿纬控股的关联交易中,受托定制产业化设备的金额达6000万元,涉及锂电池生产的关键环节。
3. 技术布局:该子公司拥有1277项专利,构建了覆盖圆柱钢壳、软包电池等全系列电池装备的研发体系,并开发了首套大圆柱250PPM全自动组装生产线等行业首创设备。
三、技术协同与产业链闭环
1. 欣旺达:设备自主供应不仅降低了对外采购成本,还通过设备与工艺的深度协同优化了产品性能。例如,其自主开发的激光焊接设备与电池工艺参数匹配,提升了焊接强度和安全性 。
2. 亿纬锂能:金源智能机器人的设备研发与亿纬锂能的大电芯技术(如628Ah储能电芯)形成互补。例如,其开发的设备支持大电芯的高效组装,推动了Mr.Big、Mr.Giant等明星产品的量产。
四、行业意义
两家公司的设备自主化策略反映了锂电池行业的两大趋势:
1. 降本增效:通过内部设备供应,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降低设备采购成本(通常占产线投资的30%-50%),并缩短交付周期。
2. 技术壁垒构建:设备研发与电池工艺的深度绑定,有助于形成差异化技术优势。例如,欣旺达的智能制造灯塔工厂通过自主设备实现了100%绿色能源使用目标 ,而亿纬锂能的大圆柱电池产线设备支持其在储能领域的快速扩张。
综上,欣旺达和亿纬锂能均通过子公司实现了设备的自主供应,这一布局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强化了其在全球锂电池产业链中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