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辉能源的储能电芯为何能满产满销?
最近鹏辉能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透露,公司主要储能产品基本处于满产满销状态,产品价格较上半年有所上涨,海外市场销量同比大幅增加。这一消息出来后,不少投资者都在关注,鹏辉能源的储能业务是否真的迎来了拐点?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储能市场真的回暖了吗?
从鹏辉能源的回应来看,公司的储能电芯确实卖得不错,不仅国内需求旺盛,海外市场也在快速增长。这说明全球储能市场的需求确实在回暖。尤其是海外市场,欧洲、北美等地的储能订单持续高景气,甚至出现了“抢芯”的现象。这种供需紧张的局面,或许会持续到明年年初。
不过,满产满销的背后,也有行业整体产能调整的因素。今年上半年,储能电芯行业经历了严重的“内卷”竞争,部分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低价抢单,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下滑。鹏辉能源当时选择放弃低价订单,宁愿让产能闲置也不亏本生产。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回暖,尤其是大容量电芯的供需趋紧,鹏辉能源的产能利用率终于提了上来。
价格涨了,利润能跟上吗?
鹏辉能源提到,产品价格较上半年有一定上涨。这一点值得关注,因为涨价往往意味着行业供需关系改善,企业的毛利率有望提升。从补充材料中可以看到,头部电芯厂商的排产计划已经排到了明年年初,价格高位企稳的可能性较大。
但涨价能否持续,还要看上游原材料的价格走势。近期电解液和部分石油焦材料的价格也在上涨,这对电芯成本形成了一定支撑。如果上游涨价过快,而下游需求又无法完全传导成本压力,电芯厂商的利润空间可能会被挤压。
海外市场成新增长点?
鹏辉能源特别提到,海外市场销量同比大幅增加,产品已销往亚洲、欧洲、美洲等多个地区。这一点与行业趋势一致。今年以来,海外储能市场需求爆发,尤其是欧美地区的户用储能和大型储能项目增长迅猛。中国储能电芯凭借性价比优势,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持续提升。
不过,海外市场虽然空间大,但门槛也高。不同地区的认证标准、政策环境、客户需求差异较大,鹏辉能源能否在海外市场持续突破,还需要观察其本地化运营能力。
行业分化加剧,鹏辉能源如何突围?
从补充材料中可以看到,储能电芯行业的分化正在加剧。头部企业如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通过规模化优势和全球化布局巩固地位,而二线厂商则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鹏辉能源作为二线厂商之一,选择了押注大电芯和海外市场,试图通过差异化策略突围。
值得一提的是,鹏辉能源在固态电池等下一代技术上也有所布局。虽然固态电池短期内难以大规模商业化,但技术储备对未来竞争至关重要。鹏辉能源能否凭借技术差异化在行业中站稳脚跟,值得长期关注。
投资者该如何看待?
鹏辉能源的满产满销确实是一个积极信号,说明公司的储能业务正在回暖。但投资者也需要保持理性:一是行业竞争依然激烈,价格战的风险并未完全消除;二是公司的利润增长能否持续,还需观察后续财报数据;三是海外市场的拓展并非一蹴而就,政策风险和市场竞争都可能带来变数。
总的来说,鹏辉能源的这波行情既有行业回暖的支撑,也有自身战略调整的成效。但储能行业的技术迭代快、竞争激烈,投资者在乐观之余也要做好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