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辉能源炸了。
就在刚刚发布的2025年三季报里,这家公司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冲到了2.03亿元,同比暴增977.24%!这个数字一出,市场直接炸锅。要知道,整个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才1.15亿元,这意味着第三季度不仅把前两季度的利润全赚回来了,还多翻了一倍不止。
从数据来看,鹏辉能源今年整体表现本就不俗。前三季度总营收达75.81亿元,同比增长34.23%,已经体现出明显的增长势头。但真正让人瞠目结舌的是Q3的盈利爆发——营收32.8亿元,同比增长74.96%,而利润增速远远甩开营收,说明这不是靠“堆量”带来的增长,而是实实在在的盈利能力跃升。
公司自己也在公告中提到,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行业景气度回升,产品产销两旺,订单明显增加。结合近期政策面的重大动向,这一逻辑得到了强力支撑:就在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五五”规划的建议》正式发布,氢能被明确列为“未来产业”进行前瞻布局。作为国内较早布局氢燃料电池和储能系统的锂电企业之一,鹏辉能源无疑站在了风口之上。
我怎么看?
说实话,看到这份财报的第一反应是怀疑——977%的增幅太吓人了。但细看下来,并非无迹可寻。首先,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确实容易形成高增长;其次,公司在储能、户用储能以及新兴的氢能领域已有多年投入,现在可能正迎来商业化拐点。尤其是现金流的变化值得注意: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虽然仍为负(-1150.65万元),但相比去年同期的-4.81亿元大幅收窄,说明回款能力和运营效率在显著改善。
另外,固定资产占比下降、存货和应收项目上升,反映出公司在积极备产、交付节奏加快。而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的激增,可能意味着新生产基地或设备投放正在加速落地。
股东结构上也有亮点,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通常代表北向资金)持股比例明显提升,说明机构资金在持续加码。尽管当前市盈率(TTM)为负值,反映过去一年整体仍在消化亏损压力,但从市销率2.06倍来看,市场已开始用成长股逻辑定价。
我始终认为,在新能源赛道里,不能只看当下盈利,更要看技术储备和政策契合度。鹏辉能源未必是短期最猛的,但它踩准了储能+氢能这两个“十五五”关键方向。如果后续能保持Q3的盈利能力,全年业绩或将超预期。
当然,高增长也带来估值压力。40元以上的股价、近8.5%的日涨幅,短期内已有一定兑现风险。但我更愿意把它看作一个信号:沉寂已久的电池二线厂商,或许正在迎来价值重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