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辉能源刚刚干了件大事: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正式完成登记。1460万份期权,312名核心员工被纳入激励名单,行权价锁定在21.59元/股——这不仅是数字游戏,更是一场关于未来增长的“对赌”。
根据公司公告,此次激励计划已于今日(2025年10月14日)完成登记,授予对象包括董事、高管和核心骨干,占公司总员工数近3%。而最值得关注的是业绩考核目标:2025年单年营收不低于100亿元,2025-2026两年合计不低于220亿元。这意味着,公司为未来两年划出了明确的增长底线。
从流程看,该计划早在7月底就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8月中旬经股东大会批准,并在9月23日正式确定授予名单与数量。期间因个别人员离职或放弃,激励人数由原定319人微调至312人,但总授予权益不变,说明公司对整体激励结构的把控较为严谨。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期权来源于定向增发,而非回购或其他方式,意味着未来若全部行权,将对公司股本产生一定稀释效应。不过目前占比仅约2.9%,尚在可控范围。等待期设为12个月和24个月,分两批各释放50%权益,节奏稳健,避免短期套现冲动。
看到这里,我忍不住想说:这个目标不低,但也绝非空中楼阁。结合广东省储能产业的整体发展态势来看,鹏辉能源身处一个正在爆发的赛道。中研网数据显示,广东已形成“双核多点”的储能产业集群,技术上覆盖锂电、钠电乃至氢能,应用场景不断拓宽。特别是工商业储能和光储一体化项目快速落地,为企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订单支撑。
我自己一直关注新能源产业链的变化,而像鹏辉这样既有技术积累又紧贴政策风口的企业,其实最有潜力把激励计划变成业绩兑现的催化剂。管理层敢把百亿营收作为硬指标写进考核条款,说明他们对市场容量和自身竞争力是有底气的。
当然,挑战也存在。当前股价为35.57元,较行权价高出超过60%,短期内看似已有浮盈。但如果未来两年行业竞争加剧、毛利率承压,或者电网侧需求不及预期,那么这些被激励者能否真正“拿到手”,还得打个问号。
但总体来看,这次激励不是“普惠制”,而是精准绑定关键人才与公司长期利益的一次实打实的动作。比起空谈愿景,它用真金白银的规则告诉所有人:未来的增长,必须靠业绩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