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鹏辉能源4月23日晚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9.61亿元,同比增长14.83%,但行业价格战以及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导致盈利能力承压,归母净利润亏损2.52亿元。
报告显示,在全球储能市场快速扩容的背景下,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位居全球TOP9,董事长夏信德在报告中强调,公司将持续做强储能、做优消费、细分动力,通过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应对市场挑战。
报告期内,公司保持研发投入规模,去年取得多项技术突破。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关键进展,研发的氧化物基固态电池实现280Wh/kg能量密度,针刺测试中不起火不爆炸,预计3-5年内实现成本与液态电池持平。
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公司聚阴离子型产品已投入项目应用,层状氧化物型能量密度达150Wh/kg。
储能电芯方面,公司600+Ah大容量产品循环寿命突破万次,配套的20尺柜集装箱储能容量提升至6MWh以上。
公司研发体系呈现高学历化趋势,博士学历研发人员同比增长38.46%至18人。重点研发项目包括:柔性超薄固态电解质技术,目标实现离子电导率≥10S/cm;碱金属负极电解质研究,解决锂枝晶生长难题;锂离子电池寿命预测模型,建立多尺度耦合的物理化学仿真体系。数据显示,公司研发投入的39.7%集中于储能相关技术,与公司做强储能战略高度契合。
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完成甘肃武威105MW/420MWh独立共享储能项目等多个百级兆瓦时标杆工程,户用储能电池出货量位居全球TOP3。
报告期内,公司海外布局也在加速,公司在美国、德国等9国设立办事处,越南基地投产辐射东南亚市场。消费电池领域保持柔性制造优势,在蓝牙设备、电子烟等细分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鹏辉能源的产品已通过IEC、UL等国际认证,覆盖主要储能市场。
公司管理层判断,2025年大型储能将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工商业储能因成本下降将拓展更多可投资城市。动力电池领域,公司聚焦电动两轮车、无人机、机器人等细分市场,推出的Sky高功率无人机电池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适应-40℃极端环境。
此外,鹏辉能源在年报中明确2025年低空飞行战略,将通过技术降本和全球化布局应对行业挑战。随着青岛基地投产和固态电池产业化推进,公司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构建新的技术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