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望填补全球治疗空白!广生堂乙肝新药从顶刊到产业化的“关键一跃”
广生堂旗下乙肝创新药“梯队化”管线再迎重磅进展!近期,广生堂旗下抗乙肝病毒一类新药GST-HG141临床II期数据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并迅速推进III期临床入组;与此同时,GST-HG131又被纳入国家突破性品种,两者组成的“全球首个三联全口服方案”已进入II期临床阶段。
但从“有证据”到“真正让患者受益”,还有一段不可忽视的路径需要走完。
政策支持加速释放、资本市场配套融资同步展开,把“临床所需”与“价值所在”对齐,把“新质生产力”转化为可规模化的健康产出,广生堂的再融资成为其把医学价值落到患者床边的必要动作。
临床价值跳级:把“低而有害”打到“低而不可测”
慢性乙肝一直是我国乃至全球严重健康负担,在缺乏临床治愈手段的背景下,GST-HG141应时而出。该药II期临床数据发表于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旗下子刊《eClinicalMedicine》,凭借权威平台彰显临床价值。此举不仅是科研层面的认可,也代表着对广生堂研发能力、靶点选择与价值定位的行业肯定。
真正的临床突破,是给长期处于“半控制状态”的乙肝患者一个更确定的希望。传统核苷(酸)类似物虽能显著降低病毒复制,但仍有高比例患者陷入低病毒血症(LLV),这一状态与肝硬化、肝癌风险上升密切相关。
本次发表于《eClinicalMedicine》的研究发现,GST-HG141展现出强大的抗病毒活性。治疗24周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HBV DNA降至检测下限的比例分别高达84.0%和81.5%,显著优于安慰剂组(单用核苷(酸)类对照组)的32.1%。药物起效迅速,治疗2周即观察到HBV DNA载量在核苷类药物基础上继续下降超过1 log10 IU/mL(即降至原水平的1/10以下),且疗效持续稳定。
而且该药具有独特机制靶向pgRNA与cccDNA潜力:GST-HG141作为新型乙肝核心蛋白调节剂,展现出区别于现有核苷类药物的全新作用机$广生堂(SZ300436)$$ST香雪(SZ300147)$$常山药业(SZ300255)$
常山药业:公司的艾本那肽原料药车间和制剂车间均已经建设完成
证券日报网讯常山药业9月11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的艾本那肽原料药车间和制剂车间均已经建设完成。艾本那肽注射液尚未获批上市,该生产线目前未安排生产。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常山药业:公司的艾本那肽原料药车间和制剂车间均已经建设完成$常山药业(SZ300255)$$ST香雪(SZ300147)$$广生堂(SZ300436)$
$宁德时代(SZ300750)$ $赣锋锂业(SZ002460)$ $比亚迪(SZ002594)$
固态电池产全业链多年构筑成功使赣锋锂业发生了质变从一家矿企为主业华丽转变为可与宁德时代抗衡的真正的高科技全固态电池全产业链企业,估值要追赶并超越宁德时代和比亚迪?
一、行业罕见预付款,宁德时代掷15亿锁定富临精工产能:磷酸铁锂优质产能供应偏紧
9月18日晚间,富临精工(300432.SZ)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西升华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升华”)于近日与宁德时代(300750.SZ)签订《预付款协议》,约定宁德时代向江西升华支付共计人民币15亿元的预付款,用于锁定江西升华向宁德时代承诺磷酸铁锂供应量,并支持江西升华布局更有竞争力的原材料建设。
在动力电池产业链中,长协订单并不罕见,但宁德时代此次主动“先打款”的操作,仍被视为行业罕见之举。
“我们一般是交货后60天内开发票、付款,也就是大约两个月账期。”9月19日,一家与宁德时代有长协合作的正极材料企业人士告诉时代周报,一般情况下都不会有预付款。
15亿预付款将分期到账
据富临精工公告,此次宁德时代支付的15亿元预付款,对应的是富临精工子公司江西升华未来一定周期内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江西升华承诺该笔资金专款专用,仅投向磷酸铁锂产线及原材料建设。
事实上,宁德时代与江西升华的合作已持续一年多。早在2024年8月,双方签订《业务合作协议》,宁德时代同意支付一定预付款支持江西基地(7.5万吨/年产能)建设。江西升华承诺江西基地按期完成建设并达成符合宁德时代生产要求的年产7.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
二、再次主动披露固态电池布局进展,赣锋锂业涨停股价创近两年新高!
锂价低迷之际,赣锋锂业(002460.SZ)在2024年交出上市以来首份年度亏损“成绩单”。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尚未实现扭亏。业绩不利下这家锂资源龙头近年加码电池上下游一体化能力的构建。
如今,赣锋锂业在固态电池的布局上也在强调其上下游一体化能力。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赣锋锂业9月18日晚间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密集回应了多条提问,其中不少和固态电池话题相关。9月19日上午,赣锋锂业在其公众号发文中同样重点介绍了公司固态产业布局及进展。
9月19日上午,赣锋锂业股价涨停。截至9月19日收盘,赣锋锂业股价报52.82元,创下近两年新高,公司最新市值为1086.61亿元。2021年9月,该公司的高点市值超3200亿元。
在今年4月交出上市年度首亏业绩后,赣锋锂业也主动对外披露称,公司围绕固态电池核心环节展开深度研发,在材料、电芯、系统集成及商业化应用上取得显著进展。
根据披露,赣锋锂业于2016年设立固态电池研发中心,并于2017年建设首条固态电池产线。当年12月,赣锋锂业发布公告称,设立全资子公司浙江锋锂建设第一代固态锂电池研发中试生产线,以自有资金投资不超过2.50亿元。当时提到,建设周期为2年,建设一条年产亿瓦时级的第一代固态锂电池研发中试生产线。
从技术来看,赣锋锂业固态电池主要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合作。2017年,赣锋锂业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共建“固体电解质材料工程中心”,聘请该所研究员许晓雄博士为首席科学家,引进以他为核心的研发团队,正式切入固态电池研发。
赣锋锂业最新提到,截至目前,公司旗下固态系列产品已覆盖硫化锂、固态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电芯、电池系统等关键环节。
三、
ST香雪:预重整进程稳步推进,子公司已获5个TCR-T产品IND批件。
8月27日晚间,ST香雪(300147.SZ)披露半年度报告。公司指出,在中成药业务销售未达预期、财务费用高、重资产负担以及计提减值准备等多重因素影响下,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体净利润处于亏损状态。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8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2.34亿元。
经营状况短期虽未好转,但公司所积累的品牌与产品优势仍较为突出,并且,以研发为突破点,公司或有望凭借TCR-T产品的研发实现从传统中成药向创新药领域的延伸,逐步构建起自身在研发层面新的竞争优势。
据了解,TCR-T是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患者自身T细胞,使其特异性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的免疫治疗方法,相较于市场更为熟知的CAR-T疗法在有效性及安全性上均显示出更好的潜力。2024年7月,公司在研1类新药TAEST16001注射液作为国内首个获得IND批准的TCR-T细胞治疗药物,用于晚期软组织肉瘤适应症治疗已被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中报披露,该适应症目前已正式进入确证性临床试验阶段。若产品后续研发顺利开展并获批上市,有望推动我国细胞治疗水平的提升,帮助香雪制药确立在免疫细胞治疗领域的行业地位。
更进一步,中报披露,目前子公司香雪生命科学已获得五个关于TCR-T产品的《临床试验通知书》,其中,TAEST16001注射液已获得三个,适应症分别为晚期软组织肉瘤、晚期食管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TAEST1901注射液获得两个,适应症为原发性肝癌、晚期胃癌。在该领域,公司已搭建起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前沿生物技术医药研发基地和转化平台,建立起TCR-T完整的技术平台及工艺。
与此同时,公司传统中成药产品仍具备产品及品牌优势。中报指出,香雪抗病毒口服液为全国首个完成上市后感冒症状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及上万例安全性评价的产品,曾入选了一系列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及治疗方案指引,在2024年12月入选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化橘红系列作为独家品种,同样被列入多项专家共识,成为香雪品牌的重要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现阶段公司预重整进程正稳步推进。据8月19日公司互动易回复,目前审计、评估等工作在顺利进行中。中报中公司也指出,进入预重整程序,有利于提前启动公司债权债务梳理等相关工作,推动公司与债权人、意向投资方等提前进行沟通和征询意见,全面掌握各方主体对重整事项的反馈意见和认可程度,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可行的重整方案,提高后续重整工作推进效率及重整可行性。公司表示,无论是否进入重整程序,都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积极做好日常经营管理工作。(文穗)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文章作者:文穗


原标题:ST香雪:预重整进程稳步推进,子公司已获5个TCR-T产品IND批件
郑重声明: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四、
比亚迪,全球首发!可供一辆电动汽车绕地球赤道3.7圈
据深圳特区报,9月18日,比亚迪在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上,向全球首发全新一代重磅储能设备“浩瀚”。这一设备以14.5兆瓦时的最小单元容量问鼎全球之最,可供一辆电动汽车绕地球赤道3.7圈。
据介绍,“浩瀚”体积能量密度高达233度电每立方米,比行业水平提升51.4%。如果把系统体积定义为一个二级集装箱,那么目前行业主流数据在6至7个兆瓦时,“浩瀚”可以做到10兆瓦时的超大容量。
“这意味着在同等规模的电站,‘浩瀚’可以用更少的箱体,更小的占地和更简单的管理架构。”比亚迪储能及新型电池事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曹虎说。
随着风光发电占比不断提升,净负荷波动并叠加极端天气变化,电网的稳定性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今年4月,伊比利亚半岛大停电事件就直接推动了西班牙以皇家法令将储能定义为电力基础设施。
“储能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曹虎说,储能正在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稳定基石,是增强电网韧性、筑牢安全屏障的核心力量,为风光发电更大规模的发展提供可靠支撑。
曹虎表示,以建设一个吉瓦时场站为例,行业传统方案需要145个“集装箱”,而“浩瀚”只需要69个,系统单元数量可以降低52%,电池簇数可以降低76%,电芯数量可以减少76%,占地面积可以节省33%。
据上海证券报,曹虎介绍,以建设一个G瓦时场站为例,行业传统方案需要145个集装箱,而“浩瀚”只需要69套,系统单元数量可以降低52%,电池簇数可以降低76%,电芯数量可以减少76%,占地面积可以节省33%。“浩瀚”的核心支撑则来自于比亚迪推出的2710安时的储能专用刀片电池。与常规电池相比,这款电池容量提升300%,能量密度实现跨越式突破,可靠性与经济性显著提升。
#锂电再度走强!机构:需求或超预期# #英伟达投资英特尔!商业逻辑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