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拍五次,降价近10亿元,广汽菲克的核心资产终于卖出去了。
11月17日,京东资产交易平台显示,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简称“广汽菲克”)破产后的核心资产第六次拍卖落下帷幕。这一次,管理人调整策略,将原本打包的整体资产拆分为两个独立包块——土地及建构筑物、设备类资产,分别挂拍。最终,土地与厂房部分以6.02亿元被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拿下;设备资产包则在经历76轮竞价后,由江苏卫正建设有限公司以3.48亿元竞得,溢价率高达75.76%。合计成交价9.5亿元,相比首次19.15亿元的起拍价,几乎腰斩。
这处被拍走的长沙工厂,曾是广汽菲克的主力生产基地之一,拥有约37万平方米的建筑和70万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自2022年10月进入破产程序以来,这家合资车企便彻底停摆,国产Jeep车型如指南者、自由光等也随之停产。此前广州工厂已被广汽集团内部的埃安接手改造用于新能源车生产,而长沙工厂却长期无人问津,五次拍卖均因无报名者而流拍。
直到今年9月,管理人决定改变策略:放弃寻找整车制造领域的接盘者,转而分拆资产,面向更广泛的产业投资人开放。这一调整显然奏效——设备包因具备再利用价值引发激烈争夺,而土地厂房则被同处长沙经开区、仅相距6公里的蓝思科技收入囊中。
我看这一笔交易
说实话,看到蓝思科技出手,我不意外。这家公司最近动作频频,就在拍卖前一日,它刚宣布浏阳的智能机器人园区正式投产,目标是2027年冲进全球机器人出货量前列。拿下广汽菲克的厂区,显然是为了扩大智能制造的物理空间。而且从战略布局看,蓝思正在把消费电子的技术积累向AI硬件迁移,无论是液态金属材料还是精密结构件,都需要更大的生产基地。这次收购,成本可控、区位便利,堪称一次精准的产能补强。
但广汽菲克的落幕仍令人唏嘘。它曾有过年销22万辆的高光时刻,却因股东双方战略分歧、转型迟缓而一步步滑向深渊。Stellantis想加股未果,广汽不愿被动出局,最终两败俱伤。它的失败不是个案,而是合资模式在电动化浪潮下失灵的一个缩影——当外方反应迟钝、中方又难以主导时,企业就成了夹心层。
如今资产虽已处置,但留给行业的反思还在继续。对于广汽集团而言,一边处理旧局,一边推进“番禺行动”改革、引进职业经理人、发力海外,也算是在主动求变。只是这条路能走多远,还得看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