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电气刚刚扔出一个重磅消息:公司第二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第一个归属期条件正式达成。156名核心员工即将拿到合计199.20万股的公司股票,占总股本的0.63%。这批股票来源于公司定向增发,归属后将按规定程序上市流通。与此同时,公司还宣布调整授予价格——从3.97元/股下调至3.87元/股,原因是去年分红每10股派1元所致。此外,有1名激励对象离职,其未归属的2万股已被作废。
这一系列动作发生在2025年11月20日召开的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上,涉及三项关键决议:归属条件成就、授予价格调整、部分股票作废。整个流程符合监管要求,律师和薪酬委员会均确认合规有效。该激励计划最早于2024年9月经股东大会批准,当年11月完成授予,总计500万股,面向157名中高层及业务骨干,不包括独立董事、监事或持股5%以上股东及其亲属。如今一人退出,剩下156人顺利进入首个归属期,兑现40%的权益。
从考核标准来看,这次能顺利归属,说明公司2024年度业绩已经跨过了门槛。根据公告,需同时满足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长要求——以2023年为基数,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5%(触发值),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7%。而若要实现全额归属,则分别要达到10%和12%。虽然具体数据尚未披露,但董事会已确认条件成就,意味着至少达到了触发水平,甚至可能接近或超过目标值。
看到这里,我有点感触。凯发电气这个激励计划设计得挺扎实。三年考核期,分三批归属,绑定核心团队的意图非常明显。而且业绩指标双线并行,既看收入又看利润,还剔除了股权激励本身带来的成本影响,避免了“纸面达标”。这种设定下,管理层必须实打实地推动经营改善,才能让激励落地。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价格微调并非随意为之,而是严格遵循了分红后的公式计算。这反映出公司在治理上的规范性。虽然只是每股降了1毛钱,但程序到位、透明公开,对投资者也是一种尊重。相比之下,有些公司搞激励动辄大幅折价,甚至伴随争议性操作,反而容易引发质疑。
当然,市场反应还得看后续。目前凯发电气股价12.24元,相比3.87元的行权价有明显溢价,理论上具备正向激励效应。只要未来两年继续达成增长目标,剩下的60%权益陆续释放,有望持续激发团队动力。不过也要提醒一句,当前电力设备板块整体情绪偏谨慎,外部环境仍有不确定性,光靠激励还不够,最终还是要靠订单和业绩说话。
总的来说,这件事本身是中性偏积极的信号——不是那种“暴涨前兆”的炒作式利好,而是一个企业稳扎稳打、注重长期机制建设的体现。对于关注基本面的投资者来说,这类细节往往比短期涨跌更值得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