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孚通信刚刚甩出一条重磅消息:公司目前已具备800G及1.6T高速光引擎的量产能力,且1.6T产品已进入正常交付阶段。这不仅意味着其在高端光器件领域的技术壁垒进一步加固,也标志着国产光模块核心组件正加速向全球第一梯队靠拢。与此同时,泰国生产基地一期已在2024年年中投用,二期今年启动,预计2026年将实现多条产线产能爬坡——这一系列动作,显然不是为了应付短期订单,而是冲着未来3~5年的算力基建大潮去的。
从行业背景来看,这步棋踩得极为精准。当前全球数据中心正经历从800G向1.6T的升级换代,尤其是AI训练集群对高带宽、低延迟光互联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而光引擎作为光模块中的“心脏”,其性能直接决定整体传输效率。天孚通信能在这一节点实现量产交付,说明其在耦合工艺、热管理、材料选型等关键技术上已有成熟方案。更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强调“价值量提升幅度取决于技术方案与结构”,这意味着不同客户定制化程度越高,单机价值空间就越可观,也为毛利率稳定提供了支撑。
我看这家公司的底气和野心
说实话,看到这条公告时我并不意外,但依然感到一丝振奋。为什么?因为天孚通信这几年走的路太清晰了——不搞概念炒作,也不盲目扩张,而是死磕技术研发和产能落地。它的收入98.91%来自光通信元器件,专注度极高。而在5G深化、云计算扩容、AI算力爆发的大背景下,这种“隐形冠军”式的公司反而最容易被机构盯上。
你看东财基金的动作就很有代表性:旗下两只产品合计持有超31万股,其中一只甚至把天孚通信列为第三大重仓股,持仓占比达7.42%。这不是短线投机,是实打实的赛道押注。他们赌的不只是当下1.6T的量产,更是未来两年5G-A商用、算力网络建设带来的持续需求释放。
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方正科技也在同一天披露,其PCB产品已批量用于1.6T光模块。这说明整个产业链都在同步推进,不是个别企业孤军奋战,而是国内光通信生态的整体跃迁。这种协同效应一旦形成,对外资厂商的替代速度会比预期更快。
当然,我也保持一份冷静。技术领先≠长期胜出,接下来的关键是成本控制与客户拓展。毕竟速率升级虽然带来价值量提升,但具体幅度仍需看产品配置。如果不能在良率和规模效应上跑赢对手,利润空间依然会被压缩。
但总体而言,我认为天孚通信已经站在了一个高确定性的成长通道里。它可能不会天天涨停,但它所服务的这个市场——高速光通信、AI算力底座——正在经历一场静默却深刻的变革。而像它这样的核心供应商,值得被长期关注。